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郑孝胥所作,名为《和陶乞食》。诗中表达了对边疆局势的忧虑和无奈,以及个人在其中的困境。诗人以“边锁付与谁”起笔,暗示边境的掌控权似乎无人负责,接着写到自己身处孤军之中,面带饥饿,却又身不由己,无法轻易离开。在寻求食物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像黔敖那样的人,但幸运的是,对方并未以嗟来之食相待。
诗人感慨万分,即使得到些许食物,也只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需求。他与黔敖相视无言,只能用隐晦的方式交流,没有时间深入讨论诗歌。然而,无论是政府还是疆吏,都无法解决眼前的问题,诗人对此感到深深的无力和悲哀,认为时局艰难,个人的忧虑和哀愁显得如此沉重。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