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日海云赏山茶

门巷欢呼十里村,腊前风物已知春。

两年池上经行处,万里天边未去人。

客鬓花身俱岁晚,妆光酒色且时新。

海云桥下溪如镜,休把冠巾照路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村庄内外一片欢腾,腊月之前已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在这两年来常走的池塘边,远方的游子还未归乡。
客人和主人皆因年事渐高而发如霜雪,但妆容和酒色仍焕然一新。
桥下的溪水清澈如镜,不要让旅途的风尘沾染了我们的衣冠。

注释

门巷:村庄内外。
欢呼:欢腾。
腊前:腊月之前。
风物:景象。
已知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两年:过去两年。
池上:池塘边。
经行处:常走的地方。
万里:远方。
未去人:还未归乡的人。
客鬓:客人的白发。
花身:如霜雪的发肤。
俱岁晚:皆因年老。
妆光:妆容。
酒色:酒的色泽。
且时新:仍然新鲜。
海云:形容远处的云彩。
桥下:桥下的。
溪如镜:溪水清澈如镜。
休:不要。
冠巾:头巾或帽子。
路尘:旅途中的风尘。

鉴赏

这首宋诗《十一月十日海云赏山茶》是范成大的作品,描绘了冬日里村庄的喜庆景象和诗人对春意的期待。首句“门巷欢呼十里村”展现了村庄在腊月前的热闹气氛,仿佛春天的气息已经提前来临。次句“腊前风物已知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早春的预兆。

诗人回忆起过去两年在池塘边的漫步,感叹自己虽然远离万里,但心中仍怀揣着对远方的思念。他自嘲“客鬓花身俱岁晚”,暗示岁月匆匆,两鬓斑白,与山茶的生机形成对比。然而,他并不沉溺于哀叹,反而欣赏眼前的新鲜事物,如“妆光酒色且时新”,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

尾联“海云桥下溪如镜,休把冠巾照路尘”以溪水清澈如镜比喻心境的明净,劝告自己不必过于忧虑尘世纷扰,应保持内心的宁静,如同溪流洗涤心灵。整首诗通过描绘节日氛围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十二月二十四日西楼观雪

一夜珠帘不下钩,彻明随雪上西楼。

瑶池万顷昆崙近,玉垒千峰滴博收。

已报春回南亩润,从教寒勒北枝愁。

四筵都为丰年醉,录事何须校酒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十二月十八日海云赏山茶

追趁新晴管物华,马蹄松快帽檐斜。

天南腊尽风晞雪,冰下春来水漱沙。

已报主林催市柳,仍从掌故问山茶。

丰年自是驩声沸,更著牙前画鼓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十月朝开炉偶书余病归二年未能拜埽松楸曩常以此日侍先兄游洞庭并写悲感之怀

圃芋今年紫,篱枫昨日丹。

开炉修故事,听雨说新寒。

橘社重游阻,楸行再拜难。

此时西望眼,衰涕不胜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咏吴中二灯(其二)万眼罗

弱骨千丝结,轻毬万锦装。

綵云笼月魄,宝气绕星芒。

檀点红娇小,梅妆粉细香。

等閒三夕看,消费一年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