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季仲所作的《周希父赋梅次韵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以梅花为引,表达了在寒冬时节无人慰藉的孤独感。"岁寒谁复慰栖迟"一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即使在寒冷的季节里,也没有人能给予温暖和安慰。接着,诗人通过"篱落初横一二枝",写出了梅树在冬日里稀疏开放的景象,暗示春天的信息。
"试问春从何处去,又凭梅报有来期",诗人借梅花传递春讯,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希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因为春天尚未真正到来,只能寄托于梅的预报。"巡檐索笑如相识,倚竹怀新却自悲",诗人独自漫步,仿佛与梅花交谈,既感到亲切又心生哀伤,因为新年的到来也带来了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花瘦恼教人共瘦,月明风定酒醒时",诗人将花的憔悴与自身的消瘦相映照,借酒浇愁后,在明亮的月光下,风停歇时,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与梅花一样,都在经历着岁月的磨砺。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的细腻感受和对未来的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