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锁深林,风里梵声时度。水潺湲、乱红流去。
古木亭亭,伴愁人凝伫。
点点归鸦,斜阳芳草东城路。
碧野朱桥,记是那时门户。到而今、旧欢何处。
零落桃花,但魂销崔护。
凝想无聊,隔墙头又催箫鼓。
这首清代俞士彪的《金钱子·案《西陵词选》题作「东城同沈遹声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感伤的画面。开篇“云锁深林,风里梵声时度”,以云雾缭绕的深林和远处寺庙的梵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水潺湲、乱红流去”描绘了流水潺潺,落花飘零的景象,暗示着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
“古木亭亭,伴愁人凝伫”写出了孤独的诗人站立在古木下,沉浸在回忆中,凝视着远方。随后,“点点归鸦,斜阳芳草东城路”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意境,归鸦与夕阳映衬下的东城小路,勾起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碧野朱桥,记是那时门户”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时光,眼前的景色与昔日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引出“到而今、旧欢何处”的感慨,表达了对旧日欢乐的追寻和失落。最后,“零落桃花,但魂销崔护”借用崔护的典故,表达对逝去情感的哀伤和无尽的思念。
整首词以景抒情,通过自然景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结尾处“凝想无聊,隔墙头又催箫鼓”则以听觉上的箫鼓声,加重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惆怅。
不详
画船挝鼓催行路。留也终须去。看人离别已销魂。
何况而今亲作送行人。病时将息愁时耐。
只要情长在。浮萍流水各匆匆。
或是他年侥倖得重逢。
壁灯摇漾红梅影。人与花俱冷。翠衾独拥耐残更。
难道今宵毕竟、不天明。暗风和雪敲窗下。
听着心儿怕。十年前事一思量。
枕上红冰冻杀小鸳鸯。
当初郎读纱窗下。妾正梳头罢。凭肩低揾口唇朱。
笑指二三难字问奴奴。而今郎去归期晚。
妾也梳头懒。牙签冷落罥香尘。
却剪云鬟千里寄行人。
欢不知愁,夜都忘晓,当初忒恁痴绝。
岂知杨柳岸,便抵死、催人轻别。思量都彻。
有昔日绸缪,而今悲咽。
谁传语,后来情绪,从前根节。春去犹自恹恹。
怎欲眠又起,乍寒还热。
碧云迷去路,便梦也、被他拦截。新来更怯。
奈肠岂坚金,鬓非凝漆。
小楼外,恼人羌管,又来呜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