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彦博觅洞庭柑三首(其二)

踰淮为枳信堪奴,珍植何分楚与吴。

不但居家有遗帖,酿成赋辱长公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越过淮河成为枳木,确实如同奴隶般不堪,珍贵的植物何必区分楚地和吴地。
这不仅仅是在家中留下遗言,还酿成了让大诗人苏轼都感到羞辱的诗篇。

注释

踰淮:越过淮河。
枳:一种灌木,果实酸涩。
信堪奴:确实如同奴隶般。
珍植:珍贵的植物。
何分楚与吴:何必区分楚地(指楚国)和吴地(指吴国)。
居家:在家中。
遗帖:遗留的诗文或书信。
酿成:造成。
赋辱:羞辱。
长公苏:长公苏轼,即苏东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从王彦博觅洞庭柑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踰淮为枳"起兴,指出柑橘过了淮河就变成了不适合中原口味的劣质水果,暗示了地理位置对物产的影响。接着,他借用典故,提到楚吴两地虽同产珍果,但品质却有高下之分,暗指人才亦然,强调地域并非决定个人才能的关键。

"不但居家有遗帖",意指王彦博不仅在家中珍藏好柑,还可能有馈赠他人的好意,表达了对朋友慷慨大方的赞赏。最后两句"酿成赋辱长公苏",则借苏轼被贬黄州时曾因柑橘而作诗之事,说王彦博的柑橘甚至能引发诗人的才思,使之写出足以羞辱苏轼的佳作,这是对王彦博柑橘品质的高度赞美,同时也寓含了对友情和文才的双重颂扬。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通过柑橘这一物象,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品格和才情的敬佩,以及对地域文化差异的微妙感慨。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从王彦博觅洞庭柑三首(其一)

扁舟几泊洞庭霜,曾见连林橘柚黄。

祇道陋邦无此物,那知种树有诸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从礼折花携具见过且赋二诗(其一)

出门政觉病躯难,已分春风负牡丹。

送花载酒能俱至,愧尔交情殊未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从礼折花携具见过且赋二诗(其二)

花好千金未当价,只宜屏隐绣芙蓉。

调笑颇似年少日,妄心今已退重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从礼载酒要余及明叔游合普六首(其六)

宦忙未抵作诗忙,九十春光自短长。

三径可归谁是伴,若人风节慕求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