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傍草

洪造初无私,物自生殊异。

丛丛路傍草,枝叶一何悴。

行人或陵践,牛羊肆残毁。

纵能胜疾风,厥害还遭值。

瞻彼山中兰,孤芳常茂遂。

馨香动君子,采撷远而至。

须知得失间,所托惟其地。

呜呼儒衣冠,如何不尚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路旁草与山中兰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人生境遇和价值追求的深刻思考。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路旁草的凄惨景象:它们虽生长在人来人往的路边,却遭受践踏和破坏,即使能抵御疾风,也难逃被再次伤害的命运。这种描述暗喻了社会中那些处于边缘、易受伤害的人们的生活状态。

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山中兰花的赞美。兰花虽然孤独,但其芳香能吸引君子,远道而来采摘。这象征着那些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人,他们的价值和魅力能够超越物质条件的限制,得到真正的认可和尊重。诗人在对比中强调了“所托惟其地”的重要性——即一个人的价值和命运往往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和所托付的对象。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呜呼儒衣冠,如何不尚志。”这句话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意在提醒人们不应仅仅关注外在的衣冠,更应重视内在的道德品质和精神追求。全诗通过自然界的形象比喻,巧妙地探讨了个人价值、社会环境与道德选择之间的关系,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午枕有感

宰我嗜昼寝,边韶仍爱眠。

当时师弟子,指摘良纷然。

韦弦以为戒,僶俛亦有年。

分作蠹书鱼,文字相周旋。

纵不叔夜懒,犹惭头在悬。

如何到此地,午枕有所便。

晨餐未停箸,睡思潜予牵。

矇眬眼自醉,百体柔于绵。

茗饮虽再三,驱逐无由缘。

解衣卧北窗,径走姬旦前。

往往随物化,飞跃参鱼鸢。

老木森古砌,日转惊鸣蝉。

矍然整巾屦,衙鼓忽已传。

由来棘围中,疏放成拘挛。

气血似止水,郁郁为此愆。

何当彻门牡,四顾还青天。

朝昏递消息,有节亦有宣。

焚膏续清昼,冥心寄韦编。

往失固莫救,尚得来者全。

圣处几万里,行矣勤着鞭。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次韵邓州范仲成秘校见寄

落笔文章真宋玉,八面纵横欺炙毂。

潜藏头角卧南阳,刖足岂是王骀辱。

每嗟愚贾谩操金,他日辛勤只书簏。

丈夫事业会惊人,谁知范叔成张禄。

相逢怜我再齑盐,不羡高门厌粱肉。

追惟吴国旧时踪,山澹晴烟水输渌。

几年嵇阮作参商,漠漠茂林空自竹。

欢然一笑换凄凉,端遇牛公容杜牧。

尔来日月更中天,未应寂寞餐秋菊。

形式: 古风

用前韵寄邓帅杜君章学士

策府名卿厌鸣玉,朅来南阳朱两毂。

胸中云梦吞八九,终然不贮闲荣辱。

坐令政事邈前人,容易端如探筐簏。

去年持刃今扶犁,所至熙熙丰谷禄。

华堂梦断燕丝簧,笑谓邹枚不如肉。

公虽饮少客自醉,但见银瓶倒轻渌。

明明天子正搜贤,真贤继踵还符竹。

勋劳矧已疏屏风,八命难淹一州牧。

愿公快向百花洲,更集宾僚勤把菊。

形式: 古风

用前韵寄穰城谢公静推官

邂逅蒹葭来倚玉,浅见惭如视车毂。

荷君倾倒过平生,妙处令人忘宠辱。

并包今古入灵台,欬唾珠玑几盈簏。

纷纷年少多公卿,何独斯人犹寸禄。

南阳刺史今伯乐,叹息龙媒异凡肉。

剡章求以助风流,岂减红莲汎澄渌。

更将馀力付蟠根,迎刃无留真破竹。

才全如此帝未知,燕閒却自思颇牧。

东山出处是家风,莫学渊明恋私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