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侍郎挽词(其一)

置驿无留客,名卿拟上公。

应惟泣遗爱,竞欲颂宽中。

赐履灵台隔,开阡梦泽空。

秋音送归旐,依约认樵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挽词以哀悼之情,描绘了对郑侍郎的深切怀念与敬仰。首句“置驿无留客”,形象地表达了郑侍郎离世后,连驿站都不再停留客人的场景,暗示了他生前的影响力之大,以至于连过往的行人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不愿在此停留。接着,“名卿拟上公”一句,赞美了郑侍郎在官场中的崇高地位和卓越贡献,仿佛他即将晋升为更高级别的官员。

“应惟泣遗爱,竞欲颂宽中。”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人们对郑侍郎的怀念之情。人们在哀悼之余,也纷纷表达对他仁慈宽厚品德的赞美,认为他的离去不仅带走了他对人们的关爱,更让社会失去了一个宽容与仁爱的典范。这种怀念不仅仅是对个人的哀悼,更是对郑侍郎所代表的高尚品质的追忆与传承。

“赐履灵台隔,开阡梦泽空。”这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充满哀思的氛围。灵台象征着郑侍郎的精神家园,而“隔”字则暗示了他已远离尘世,进入另一个世界。同时,“开阡梦泽空”则表达了人们对郑侍郎离去后的空虚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因他的离去而变得空洞无物。

最后,“秋音送归旐,依约认樵风。”这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秋风中传来的声音,似乎是在为郑侍郎送行,而“归旐”则指代了逝者的魂魄归于安息之地。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风声与逝者归途相结合,既表现了对郑侍郎的哀悼之情,也寄托了人们对逝者灵魂得以安宁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郑侍郎生前事迹的简述和对其逝世后人们哀悼之情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高尚人格的尊崇,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哀挽之作。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郑侍郎挽词(其二)

治狱馀阴德,哀矜出片言。

千金无重比,驷马见高门。

星落林乌暝,愁悲薤露喧。

江风伤远目,楚些一招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张六入浙东

君侯曾一仕,已作弃官归。

又欲过吴市,还愁脱赐衣。

春风解冰雪,泽国尽芳菲。

相望不可及,孤云天外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上清宫花木自夏及秋相续

信此神仙地,经时玩物华。

残红未零落,暗紫续矜夸。

扫石分文绣,开林碎晚霞。

秋风兰菊茂,此去有黄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将去上清宫题梧桐

旧日见春华,圆阴羽盖斜。

野轩何必扫,小径故从遮。

秋气先摧叶,春风别有花。

野夫心好静,异日到山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