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吟社遗址

百年残碣翠堪扪,吟骨虽寒品地尊。

盛世遗民皆自得,空山流水不曾浑。

楚亡岂识春申涧,晋末还余谢傅墩。

沧海桑田谁后死,有人涕泪赋招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追思。首联“百年残碣翠堪扪,吟骨虽寒品地尊”以“百年残碣”象征历史的久远与沧桑,而“翠堪扪”则赋予了这残碣一种生机与活力,仿佛它依然能触动人心。这里的“吟骨”既指诗人的遗骸,也暗喻他们的精神与作品,尽管岁月流逝,但其品质依然高尚,令人敬仰。

颔联“盛世遗民皆自得,空山流水不曾浑”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盛世”之后的“遗民”,即使生活在动荡与变迁之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而“空山流水”则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宁静,与人类社会的变迁形成对比,强调了自然之美的恒定与人类情感的波动。

颈联“楚亡岂识春申涧,晋末还余谢傅墩”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往英雄人物的怀念与思考。春申君与谢安的故事,分别代表了楚国与东晋时期的辉煌与衰落,诗人借此反思历史的兴衰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尾联“沧海桑田谁后死,有人涕泪赋招魂”将视角拉回现实,面对世事的变迁与生命的有限,诗人发出深沉的感慨。最后一句“有人涕泪赋招魂”借用屈原《九歌》中的典故,表达了对逝去先贤的哀悼与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与希望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咏叹,展现了对时间、生命、历史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英雄人物的缅怀与对未来的憧憬。

收录诗词(1)

胡时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听松庵有感

万壑闲云满径苔,松关刚对翠屏开。

翻经座冷猿长啸,施食庭空鸟不来。

尘翳中书留画壁,雨荒丞相读书台。

石泉澄澈僧留茗,两腋清风一快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赏徐园紫薇花

名应星垣色相奇,不将浓艳媚春时。

赏筵雅爱临歌扇,草诏曾看落砚池。

漫诵泛香元献赋,朗吟为伴乐天诗。

月明风爽南州宅,衰老宁辞酒百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玉林花朝开社次原韵

汲得龙渊水一瓢,试茶先趁社前邀。

语超尘境都忘倦,路入山光不觉遥。

修竹茂林思往事,雨香云淡属花朝。

年年此会须乘兴,莫遣东君叹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竹炉和韵

竹炉元供定中禅,久落红尘复此年。

雪乳漫烹香细细,湘纹重拂翠娟娟。

远公衣钵还为侣,老守文章最有缘。

犹爱风流王内翰,旧题佳句至今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