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定西侯张侯服留题金山原韵六首(其二)

朝宗百谷识君臣,江汉依然拱赤真。

烽靖三湘先得蜀,瘴消五岭复通闽。

水犀飞渡扶桑远,燧象横驱贵竹新。

指顾楼兰堪立马,肯令胡骑饮江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名将张煌言的作品,以"和定西侯张侯服留题金山原韵六首(其二)"为题。诗人通过描绘江山形势,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忠诚的决心。首句"朝宗百谷识君臣"象征着朝廷与地方的关系,如同百川归海,尊崇中央。"江汉依然拱赤真"则强调了长江和汉水守护着皇帝的正统。

接下来的两句"烽靖三湘先得蜀,瘴消五岭复通闽",描述了军事上的胜利,烽火平息,湖南和四川得以安定,瘴气消散,岭南与福建的交通恢复,展现了积极的战果和国家的复苏。

"水犀飞渡扶桑远,燧象横驱贵竹新"运用了象征手法,"水犀"和"燧象"可能指的是战船和军队,暗示了远征的壮志和新领土的开拓。

最后两句"指顾楼兰堪立马,肯令胡骑饮江津",楼兰借指敌人,表达了诗人不畏强敌,决心在金山原上奋勇抵抗,不让敌骑侵犯的决心,展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保家卫国的豪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激昂,气势磅礴,体现了张煌言作为明末将领的坚定信念和英勇精神。

收录诗词(504)

张煌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字:玄著
  • 号:苍水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620—1664年

相关古诗词

和定西侯张侯服留题金山原韵六首(其三)

钟阜铜驼泣从臣,孝陵弓剑自藏真。

犹闻雄雉能兴汉,岂似乾鱼仅祭闽!

天入金、焦锁钥旧,地过丰、镐鼓钟新。

何人独受耑征诏,赐履繇来首渭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定西侯张侯服留题金山原韵六首(其四)

自古匈奴属外臣,降王毳殿敢称真?

千屯烽燧联吴、楚,万轴波涛下浙、闽。

北固云移龙节近,西陵潮涌虎符新。

焚庭绝漠寻常事,铜柱先标若木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定西侯张侯服留题金山原韵六首(其五)

白草黄沙笑雁臣,衣裳鳞介已非真。

岂知捧翟犹宾粤,未必分茅可擅闽!

南国羽书氛欲净,西京露布墨应新。

上游谁拥龙骧节,日毂亲扶出汉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定西侯张侯服留题金山原韵六首(其六)

飞椎十载误逋臣,喋血凭谁破女真!

霸就鸱夷原去越,兵联牛女正当闽。

投鞭不觉江流隘,传檄兼闻铙吹新。

正为君恩留一剑,莫教龙气渡延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