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冯公岭和桃花隘的壮丽景色与独特地理特征。首句“辨壤犹通会,分途稍入瓯”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地势的复杂与道路的交错,暗示了此地在地理上的重要性。接着,“凌空惟仄径,界道有飞流”进一步展现了道路的险峻与自然景观的壮美,其中“凌空”二字生动地描绘了道路高悬于空中,而“界道有飞流”则通过瀑布的描写,赋予了道路以动态之美。
“山鸟看明灭,关鸡问阻脩”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山鸟和关鸡置于画面之中,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山鸟时隐时现,仿佛在与诗人一同欣赏这壮丽的景色;关鸡的啼鸣,则似乎在询问前方的道路是否通畅,增添了旅途的神秘感和探索的趣味。
最后,“因怀简书畏,曾是不遑留”表达了诗人对公务的担忧和对旅途的不舍。这里的“简书”指的是官府的文书或命令,诗人因为公务在身,不得不匆匆赶路,心中充满了对美景的留恋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冯公岭和桃花隘的自然风光,也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旅途中的喜悦、好奇以及对未知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