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闻鸡竞枕祖生戈,节制终资马伏波。

久已同仇思敌忾,未堪晞发在阳阿。

有团犹贵勤言练,不战焉能遽议和。

臣朔纵非诸将士,拟赓兵甲净银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感事》由清代诗人蔡国琳所作,通过其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国家时局的深切忧虑与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闻鸡竞枕祖生戈,节制终资马伏波。”以“闻鸡起舞”的典故开篇,暗喻国家危难之际,人们纷纷振作,准备为国效力。同时,“祖生戈”与“马伏波”分别代表了古代的英雄人物,这里借以表达对英雄豪杰的期待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国家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来应对危机。

颔联“久已同仇思敌忾,未堪晞发在阳阿。”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长久以来,人们心中早已凝聚着共同的仇恨,渴望团结一致对抗敌人。然而,面对可能的战争,诗人又表达了对和平的珍视,不愿看到白发生于战场,希望能在和平中度过余生。

颈联“有团犹贵勤言练,不战焉能遽议和。”强调了在和平时期,保持警惕与训练的重要性。即使没有直接的战争威胁,也不能放松警惕,因为和平并非永恒,随时都可能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谈判的谨慎态度,认为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仓促议和,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尾联“臣朔纵非诸将士,拟赓兵甲净银河。”以汉代名臣东方朔自比,虽然自己不是前线的战士,但仍然愿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国家如同银河般清澈,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和平。这一句表达了诗人虽身居庙堂,但心系国家,愿为国家的和平与繁荣尽一份力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和平的强烈渴望。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呼吁人们团结一致,保持警惕,为国家的和平与繁荣共同努力。

收录诗词(31)

蔡国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恭和李门先生大人甲辰元旦瑶韵

令序逢元日,仁风沛紫宸。

有生同贺岁,无物不含春。

政懋纯良绩,公原社稷臣。

文明新气象,惠及海南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敬步李门太守仁山小墅自题瑶韵(其一)

仁山营别墅,如在画图中。

野鸟窥新绿,池鱼唼落红。

仙源差可拟,佳趣本难穷。

时向闲庭立,浇花课小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敬步李门太守仁山小墅自题瑶韵(其二)

层峦环缥缈,卜筑白云楼。

献客猿投果,谈经石点头。

世情凭扰扰,天籁自悠悠。

即此容高啸,烟霞物外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荷(其一)

杨柳池亭几断魂,荡桡曾说出闾门。

月明盖静倾疏影,露冷房幽坠粉痕。

洛女尚留罗袜步,西施原住镜湖村。

浣纱女伴如相忆,为报飘流忍再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