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顾保叔塔右顾雷峰塔并南北高峰塔为四

四山角立四浮屠,绝似双林竞宝珠。

万古一丸拿不去,夜深朗月浸澄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四座山峰与四座佛塔的壮丽景象,以及夜晚月光下湖面的宁静之美。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四山角立四浮屠”,以“角立”形容山峰之峻峭,以“浮屠”指代佛塔,形象地展现了山与塔的相对位置和形态,仿佛四座山峰各自支撑着一座佛塔,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次句“绝似双林竞宝珠”,运用比喻手法,将两组山峰与佛塔比作两片树林中竞相闪耀的宝珠,生动地表现了它们在视觉上的对比与美感,同时也暗示了佛塔的神圣与珍贵。

第三句“万古一丸拿不去”,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这四座山峰与佛塔的永恒与不可分割性,即使历经万古岁月,也无法将其分开,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赞美。

最后一句“夜深朗月浸澄湖”,描绘了夜晚月光洒落湖面的景象,湖水因月光而显得清澈明亮,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浸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题陈学正巨源万竹

种竹种竹,种愈多愈不俗,种至万竿犹不足。

读书读书,读愈多愈不愚,读过万卷非有馀。

竹万竿环我屋,书万卷遮我目。

书在竹中身书中,竹风吹书沃心胸。

倚竹挟书送飞鸿,不识人间有王公。

形式: 古风

题布袋和尚丰干禅师寒山拾得画卷

丰干禅师降猛虎,布袋和尚愚小儿。

老夫见画未亲见,唯喜寒山拾得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沈伯隽所藏赵子昂墨兰

今兰春秀异秋兰,世事随时岂一端。

别有古人不死处,陶诗晋字要人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醉赠宗阳寓居九江道士胡虚白祈雨感应

欲血蛟螭出太阿,已翻银汉下天河。

筑场预觉人人饱,赛社应闻处处歌。

弹指三声轰霹雳,张颐一喷响滂沱。

何曾别有神仙术,止是精神感格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