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其十二)东堂月夕小酌,时寒秀亭下娑罗花盛开

云峰秀叠。露冷琉璃叶。北畔娑罗花弄雪。

香度小桥淡月。与君踏月寻花。玉人双捧流霞。

吸尽杯中花月,仙风相送还家。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秋夜月下之景。"云峰秀叠"一句,设定了高远的山峰在夜色中的层次感,给人以深邃而又不失灵动之感。接着"露冷琉璃叶",则是描绘了一种清寒中透出晶莹光泽的叶片,让人仿佛能触摸到秋天的凉意。

"北畔娑罗花弄雪"一句,将娑罗花的开放与雪景相结合,或许在诗人眼里,这些花朵是那么纯洁,以至于可以和雪花相提并论。这种白色的花朵在夜晚更添几分神秘,似乎只有在这样静谧的时刻,它们才会轻声细语。

"香度小桥淡月"中,小桥下的花香与淡淡的月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这里的小桥是连接现实与梦幻之间的一座桥梁,而淡月则是夜晚最柔和的见证者。

"与君踏月寻花",诗人邀请读者共同体验这份美好,似乎在月光下漫步,不仅是在寻找那些娑罗花,更是在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这里的“君”字使用,增添了一种亲密与私语的感觉。

"玉人双捧流霞"一句,玉人的形象给人以仙气飘然之感,它们手中捧着的流霞,或许是酒,或许是诗意中的月光。这样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见到仙境中的生活片段。

最后"吸尽杯中花月,仙风相送还家"则是对整个夜晚体验的一个总结。在这句话里,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他已经从这种美好之中获得了满足,将这些美好的记忆带回家中。而"仙风相送",则让人联想到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它既是自然界的恩赐,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这首诗通过对月夜、花香、雪景等元素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受和深切的情感。同时,这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也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与诗人一同沉浸于这份超凡的美丽之中。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其四)春晚与诸君饮

杯深莫厌。强看桃花面。记约阳和初一线。

便恁芳菲满眼。明年春色重来。东堂花为谁开。

我在芦花深处,钓矶雨绿莓苔。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四)

九茎为寿。千叶前无有。叶叶年年看不朽。

天与君王意厚。君恩雨露无边。玉筵暖接非烟。

马向华山烽冷,人安草亦千年。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

镂烟剪雾。?鞢无层数。苜蓿青深烦雪兔。

引到祥华开处。仙人手翳朝阳。清都绛阙相将。

来覆东封翠辇,好遮化日舒长。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与诸君小酌,烛下见花,戏作一首(其二)

风摇灺烬。吹下桃花影。醉倒碧铺眠碎锦。

谁伴香迷酒凝。少年不解孤春。年来减尽春心。

犹下绣帘遮定,不教风雨侵凌。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