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首(其一)

苦瓠若悬瘿,宜瓢亦宜笙。

笙将用合雅,瓢以供酌烹。

吾为苦瓢谋,任力不任声。

荐劳铏鼎间,自足资养生。

物贱终反贵,吹万岂其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比喻的手法,探讨了事物价值与社会评价之间的关系。诗人以苦瓠和瓢为例,指出它们在不同的用途中展现出了各自的价值。苦瓠虽然外形丑陋,但可以用来制作笙,而瓢则能用于饮酒,两者虽不具备悦耳之音,却在实用上大有作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社会上那些看似平凡或不被重视的事物的肯定态度。

“吾为苦瓢谋,任力不任声”,诗人认为,苦瓢虽不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但其力量在于实用,能够满足生活所需。“荐劳铏鼎间,自足资养生”,这句话强调了苦瓢在烹饪中的作用,它虽不起眼,却能滋养生命,体现了其内在价值。

“物贱终反贵,吹万岂其情”,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事物的价值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认知的变化,原本被视为“贱”的事物可能会变得“贵”。这里“吹万”可能暗指社会舆论或时代变迁,强调了事物价值的相对性和动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的形式,巧妙地探讨了事物价值的多元性和社会评价的复杂性,鼓励人们从不同角度认识和欣赏事物,避免片面地以表面现象判断价值。

收录诗词(165)

吕诚(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名肃。工诗词。名士咸与之交。家有园林,尝蓄一鹤,复有鹤自来为伍,因筑来鹤亭。邑令聘为训导,不起。有《来鹤亭诗》

  • 字:敬夫
  • 籍贯:昆山

相关古诗词

寓言二首(其二)

少学老无成,所守但糟粕。

譬如福与市,涉海求灵药。

岂不望三山,风至辄引却。

岁阑坐穷陋,青灯映疏箔。

虽微白足禅,自置丹霞缚。

贱贫吾所安,饮水差足乐。

邻家日椎牛,不似西邻礿。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秋日雨后二首(其一)

浦口寒潮频有信,空中鸟迹了无痕。

野航落日东西渡,黄叶秋风远近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秋日雨后二首(其二)

曲埼茅屋两三家,返照垂虹隔断霞。

风外叶声来似雨,莫嗔杨柳不藏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秋夜

砌草虫吟四壁静,檐竹摇灯动秋影。

老来无梦到阳台,开门月在青松顶。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