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修斋中同汪参知诸兄共谭

石瘦盆池清,竹冷秋窗茜。

只数本蓼花,亦复添幽艳。

贤朋三五人,肝胆皆如面。

宝月舍琉璃,无心不可见。

摩砻若许年,宦网增尘罥。

学道不出缠,如以䞓加茜。

辟诸生矿金,渣汁少陶鍊。

毛孔薰旃檀,庞公以为鉴。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伯修斋内的一番雅集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聚会的氛围与心境。

首句“石瘦盆池清,竹冷秋窗茜”,以“石瘦”、“盆池清”、“竹冷”、“秋窗茜”四字,勾勒出斋中环境的清幽与静谧,仿佛置身于一片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接着,“只数本蓼花,亦复添幽艳”,寥寥几笔,便将蓼花的点缀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为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色彩。

“贤朋三五人,肝胆皆如面”,诗人以“贤朋”二字点明聚会之人的身份与品质,强调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兄弟一般坦诚相见。接下来,“宝月舍琉璃,无心不可见”,以宝月比喻聚会的欢愉,琉璃象征聚会的纯净与美好,而“无心不可见”则表达了聚会中人们的心境,即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切美好的情感与交流都显得自然而真挚。

“摩砻若许年,宦网增尘罥”,诗人在此处借“摩砻”(打磨)之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官场中的复杂关系所带来的困扰。然而,紧接着的“学道不出缠,如以纚加茜”,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内心追求的坚持,即使在纷扰的世事中,也应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如同在红绸上添加茜色,既不掩盖其本质,又增添了独特的风采。

最后,“辟诸生矿金,渣汁少陶鍊”,以“生矿金”比喻未被精炼的人生经历,而“渣汁少陶鍊”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认为只有经过不断的磨砺与陶练,才能真正挖掘出人生的真谛与价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文人聚会的雅致与内心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对社会的深邃思考。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赠王以明纳赀归小竹林

读书三十年,何曾效一字。

九万里冲风,不能起蝉翅。

人间龙子藏,天上司文睡。

质书典青山,勉就冬官例。

凤老泣枯梧,强作回翔计。

低枝无伟巢,聊减冲云气。

掷巾簪笋皮,脱衫买荷芰。

万竹中栖身,崖风吹远唳。

销心白傅诗,遣老庞公偈。

铁锥题令篁,画破千竿翠。

形式: 古风

十景园小集

一门复一门,墙屏多于地。

侯家事整严,树亦分行次。

盆芳种种清,金蛾及茉莉。

苍藤蔽担楣,楚楚干云势。

竹子千馀竿,丛稍减青翠。

寒士依朱门,索然无伟气。

鹤翎片片黄,丹旗榜银字。

鳀锦裹文石,翻作青山祟。

兑酒向东篱,颓然索清醉。

形式: 古风

崇国寺同王章甫小修看月

凉月白霜阶,光腻平于砥。

古木坐寒禽,写影空窗里。

牙刀劈沉心,云母熏红纸。

茶垆藏古云,一叶寒吹起。

角灯抽紫焰,冻花老瓶水。

滑波映琉璃,一片冷光死。

灰心伴夜弹,寒猧吠行履。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宿千像寺柬钟刺史

诘曲攲呕路,皱秀透瘦石。

飞岩绣铁花,螺子点云额。

平生米南宫,耽幽穷鬼迹。

石根搜古云,踏遍秋空碧。

豁眼见新峦,长笑落巾帻。

贪看不知晚,悬石布奠席。

回首神仙吏,青嶂达门阈。

侍史朝焚香,秋云几回白。

棱棱怪石供,聊以施游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