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四府考绩恩封

阔斧大刀归茂叔,洗冤泽物穷山谷。

从容严毅一府倾,清比金声和比玉。

敷陈圣谕导齐民,真有文翁能化俗。

家家户户称神君,司理简孚无再鞠。

士乐校文风水涣,民自不冤雷电章。

化行江汉棠梨下,教在台莱杞李傍。

三载考绩报天子,屏风姓字先曾纪。

清问何以治广州,莫道奇踪偶然尔。

玺书赫奕锡褒封,子为大夫父与同。

命服霞帔光灿烂,椿萱堂上庆何浓。

黄门指日鸣丹凤,白简檠天侍五龙。

明时勋业昭彝鼎,宠锡重申更谁并。

屏幪函夏握天枢,倘忆仙城同酩酊。

我自西山新学老抟眠,不睹光风霁月今三年。

昨夜东溟飓母雷霆斗,赠君谒帝龙成五彩篇。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治理广州三年后,因其卓越的政绩而受到皇帝的表彰与封赏的故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官员的公正无私、仁德宽厚以及对民众的深切关怀。

首句“阔斧大刀归茂叔,洗冤泽物穷山谷”形象地描述了官员在任期间,如使用大刀阔斧般坚决地清除冤屈,使正义得以伸张,惠及深山穷谷的百姓。接着,“从容严毅一府倾”则展示了这位官员在处理政务时既保持了沉稳的态度,又不失果断的决心,使得整个州府都为之倾倒。

“清比金声和比玉”进一步赞扬了官员的品德高尚,如同金声玉振,清正廉洁。接下来的“敷陈圣谕导齐民”,说明他不仅在政务上表现出色,还善于传达圣上的旨意,引导民众共同进步。

“家家户户称神君,司理简孚无再鞠”表明官员深受民众爱戴,他的判决公正无误,无需再审。接着,“士乐校文风水涣,民自不冤雷电章”进一步强调了官员在文化教育和法律制度上的贡献,使得民众心悦诚服,不再遭受冤屈。

“化行江汉棠梨下,教在台莱杞李傍”则描绘了官员在道德教化方面的成就,使得江汉地区的棠梨树下、台莱地区的杞李树旁都充满了和谐与文明的气息。

“三载考绩报天子,屏风姓字先曾纪”点明了官员在任期结束后的考核结果,得到了天子的认可,并在屏风上记录下了他的姓名。最后,“清问何以治广州,莫道奇踪偶然尔”表达了对官员治理广州方法的赞叹,认为其成就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深刻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官员的高尚品德、卓越才能以及对民众的深厚情感,同时也体现了明代社会对于官员政绩的高度评价和重视。

收录诗词(748)

霍与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衡门逸叟歌

夏滘之水,上溯端州,下接三山。

巨浸洪流,有美幽人宅其间,修真理性驻红颜。

朝朝暮暮桃花渚,岁岁年年荔子湾。

衡门斜对清溪绿,半亩山园围翠竹。

春来语鸟夏鸣蝉,秋老黄花冬梅馥。

四时好景春复春,悠悠行乐武陵人。

村歌时和两三曲,市酒频倾十数巡。

忽以行年八十一,回首青春曾几日。

隙驹转瞬人间世,保和抱静吾且逸。

杏坛作德夫何求,每怜夫子亦悲秋。

执舆频问长沮辈,下车欲共楚狂谋。

晨门荷蓧惓惓意,卫磬一声千古愁。

纵然功业等尧舜,亦是太山云上浮。

莫己知焉斯已矣,何须用我为东周。

同时更有野哉由,乘桴喜从东海游。

大鱼腹中虽可葬,何如沂水且休休。

逸叟从来知此意,衡门啸傲无他技。

大鹏九万自扶摇,鹪鹩一枝亦堪寄。

春风秋月无尽藏,吟弄不知老将至。

谁哉高唱逸民歌,勉斋之子舞婆娑。

清尊无酒沽与我,共拉箕仙醉桂坡。

形式: 古风

桂之圃歌

桂之圃,多仙翁,行年八十今桂峰。

翛翛鹤发何丰容,一局烂柯云水东。

复有意泉公,七十逍遥颜且童,八月秋清天微风。

万里无云银汉浅,仙郎槎泛月华中。

折取一枝香满手,春来持献大明宫。

宫花仍插鬓,碧桃红杏露华浓。

承恩远宰桂林邑,仙才吏治两称雄。

意翁寿诞白云下,斑斓之舞路无从。

山高水远托归鸿,锦袍千里寄山龙。

羽客称觞琥珀红,箫笙缭绕彻长空。

桂坡老,勉斋公,两两各扶筇,来入桂花丛,商歌一曲落梧桐。

看看桂子秋香发,与君游遍广寒宫,阊阖千门万里通。

桂之圃,多仙翁,千秋百岁南斗下,乐无穷。

形式: 古风

题画

寒梅放旧枝,积雪散涟漪。

蹇驴公且下,坭滑不堪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赤壁

明月出东山,徘徊斗牛间。

洞箫吹未已,孤棹又前湾。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