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槱默(其一)

男儿头上三尺纱,不比脚缠三尺帛。

桑弧蓬矢射天地,堕地已展青云翮。

四海九州多胜流,不出户庭空白头。

有识难与俗同调,非才何必缘远游。

岂不见赤骥摇足日千里,何烦挥策苦鞭摇。

目前㹠犬奚尔为,逐逐一饱糠籺肥。

形式: 古风

翻译

男子汉头上戴着三尺纱帽,不比女子脚上缠绕的三尺丝绸。
用桑木弓和蓬草箭瞄准天地,落地便展现出凌云的志向。
天下各地英雄众多,但若不外出闯荡,空有一头白发。
有见识的人难以与世俗同流合污,无才之人又何必追求远方的游历。
难道没看见骏马只需轻轻一跃就能日行千里,何必辛苦驱策鞭打。
眼前的猪狗有何意义,不过是逐日填饱肚子罢了。

注释

纱:指代男子的头巾。
脚缠:古代女子缠足。
桑弧:用桑木制作的弓。
蓬矢:用蓬草制作的箭。
青云翮:比喻高远的志向。
户庭:家中。
识:见识。
俗:世俗。
才:才能。
缘远游:因寻求机遇而远行。
赤骥:红色骏马。
策:马鞭。
㹠犬:猪狗。
逐逐一饱:每日只为吃饱。
糠籺:粗劣的食物。

鉴赏

这首诗以男子头上的布巾象征男儿志向高洁,不同于女子缠足的传统习俗。"桑弧蓬矢射天地"描绘出男儿胸怀壮志,志在四方,犹如飞鸟展翅高飞。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困守家中、空度青春的人的惋惜,认为有识之士不应受限于世俗,才华出众者无需远行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赤骥摇足日千里"比喻有才能的人无需外力推动就能展现出卓越的能力,而"目前㹠犬奚尔为"则讽刺了那些目光短浅、只为眼前利益的人。最后两句"逐逐一饱糠籺肥"更是辛辣地批评了那些只图温饱,不思进取的行为。

整体来看,这首诗倡导的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超越世俗的追求,体现了钱时作为宋代文人对于人才价值和社会风气的深刻见解。

收录诗词(323)

钱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 字:子是
  • 号:融堂
  • 籍贯:严州淳安

相关古诗词

合溪夜归呈诸大夫

前日合溪能多诗,此日合溪何以为。

是中真趣渠未知,无声之诗诗更奇。

溪山渊渊鱼自跃,溪树阴阴禽自乐。

野航日暮载牛归,陇麦已秋蚕上箔。

此时觞酒溪亭空,吾与鱼鸟皆春风。

安得四海车书同,春风浩浩游其中。

形式: 古风

岁寒杂咏(其六)

笋入栏干曲透茅,青琅玕脱紫文苞。

晚来拆草验生意,一夜能添二尺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有送大本渊明菊者成长句

丹叶萧萧秋肃肃,有人来献渊明菊。

渊明千古自高风,岁岁寒花照空谷。

金钿圆簇玉葳蕤,恍然彭泽归来时。

归来可是知几早,不肯为米归犹迟。

老夫家住深山里,彭泽知它在何许。

本不曾出不须归,冷面相看但欢喜。

况此妙绝难可名,不识何者为渊明。

与客绕花行复坐,一声幽鸟花前过。

形式: 古风

机舂歌

机舂结草溪之唇,翳桑古柳联清阴。

无人认得东流水,如此妙旨谁知音。

碧渠走峻琉璃滑,鸣瀑怒卷波澜阔。

飞轮转拨无已时,试问此机是谁发。

此机欲见妙无形,此机那复声可闻。

自从清浊未高下,直至而今无暂停。

上有茅斋人静止,日用变化心如水。

斋名果育定何如,为言只此机舂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