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三绝(其一)

世事濛濛醉不知,南山秋意满东篱。

黄花何故无颜色,应为元嘉以后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世事纷繁如酒醉其中,不觉秋意已浓于南山篱笆边。
菊花为何失去了往日色彩,或许是自元嘉年间之后诗歌不再如初。

注释

濛濛:形容事物模糊不清或烟雾弥漫的样子。
南山:泛指南方的山,这里可能指代某座具体的山。
东篱: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隐居的地方,篱笆边。
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这里可能暗示历史时期。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文天祥所作,名为《又三绝(其一)》。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世事濛濛醉不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争与喧嚣的不屑一顾,仿佛沉浸在某种精神的醍醐中,对于世俗的一切都视而不见。这里的“世事”泛指凡尘琐碎,包括政治、社会等层面的复杂问题,而诗人则选择了超脱和淡漠。

"南山秋意满东篱" 这一句描绘了一种静谧与丰富的情景。“南山”作为自然的象征,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寄托。而“秋意”则是季节的转换带来的那份淡淡的忧伤和思索。这里的“东篱”,可能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而“满”字则形容了南山秋意的浓郁与充盈,似乎整个空间都被这种情感所填充。

"黄花何故无颜色" 这句诗表面上是在描述自然景象,但实际上可能隐含着对现实社会某些方面不满或失望的情绨。黄花常指菊花,这里“无颜色”可能是比喻,暗示了一种缺乏生机与活力。

"应为元嘉以后诗" 这句通常被认为是对后世诗人创作的一种期待或者评价。在中国历史上,“元嘉之音”指的是南朝宋文帝时期的文学风格,此处“元嘉以后诗”可能意味着希望能够达到或超越那个时代的高水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艺术创作上的高标准。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又三绝(其二)

人间万事转头空,皂帽飘萧一病翁。

不学孟嘉狂落魄,故将白发向西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又送前人琴棋书画四首(其一)琴

不知甲子定何年,题满柴桑日醉眠。

意不在言君解否,壁间琴本是无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又送前人琴棋书画四首(其二)棋

我爱商山茹紫芝,逍遥胜似橘中时。

纷纷玄白方龙战,世事从他一局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又送前人琴棋书画四首(其三)书

蔡邕去后右军死,谁是风流入品题。

只少蛟龙大师字,至今风骨在浯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