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晚云碧。云与闲愁并积。

残花堕、沾雾糁烟,凭仗林閒瘦鹃力。珍重暗叹息。

悽恻。桃蹊柳陌。金铃护,犹缀剩红狼藉。

尘丝更谁惜。携尊试重觅。奈谱乱霓裳,声曳羌笛。

蜂须蝶翅轻抛掷。

看绿遍天际,梦回云表,骚魂消尽恨未谢。

正芳草如织。岑寂。倦游客。更拾影襟痕,陶恨尘迹。

蔷薇已谢春无色。但弱筱窥牖,坠英侵席。

分明红泪,恣染取,翠袖湿。

形式:

鉴赏

这首《兰陵王》词,由金兆蕃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描绘了一幅晚景中的哀愁画卷。

词中以“晚云碧”开篇,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晚霞映照下的云彩,与心中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沉重。接着,“残花堕、沾雾糁烟”,描绘了落花沾着薄雾,散落在烟雾中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凋零和时光的流逝。

“凭仗林閒瘦鹃力”,瘦弱的杜鹃鸟在寂静的树林中啼叫,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伤。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生物,进一步加深了词作的悲凉情感。

“珍重暗叹息”、“悽恻”,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深深感慨和无奈。接下来的“桃蹊柳陌”、“金铃护,犹缀剩红狼藉”,描绘了桃树柳树旁,金铃装饰的残花依然点缀在狼藉之中,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尘丝更谁惜”一句,表达了对世间琐事的淡漠与无奈。“携尊试重觅”,词人试图在酒中寻找慰藉,却难以摆脱内心的苦楚。“奈谱乱霓裳,声曳羌笛”,音乐与舞蹈的混乱,象征着内心的纷扰与混乱。

“蜂须蝶翅轻抛掷”,蜜蜂蝴蝶的轻盈与自由,与词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词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助。“看绿遍天际,梦回云表”,绿意蔓延至天边,梦境仿佛在云端,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追求。

“骚魂消尽恨未谢”,引用屈原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理想破灭的遗憾与不甘。“正芳草如织”,芳草繁茂,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词人并未因此而释怀,反而更加深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但弱筱窥牖,坠英侵席”,细小的竹子透过窗户窥视,掉落的花瓣侵入席间,这些细节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与凄美,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分明红泪,恣染取,翠袖湿”,红泪滴落在翠绿的衣袖上,渲染出一种凄美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因哀愁而落泪的情景,也象征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不舍。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面对生命凋零、时光流逝、理想破灭等主题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33)

金兆蕃(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

安石榴开春去久。极目天涯,何处无杨柳。

漠漠平林笼远岫。伤心人为登楼瘦。

昨日廉纤今日又。漫道梅黄,风雨年年有。

遮莫绿阴浓似酒。醉侬草长莺飞后。

形式:

绮罗香.白兰花

暗沁甜香,明镌软玉,楚畹余芳犹剩。

旖旎玲珑,开及晚妆才竟。

缀罗襟、珠汗融初,欹绣枕、玉颜娇并。

忆年时,茉莉低鬟,鸾钗新换鬓边影。

芳姿邢尹自别,谁状南方草木,嘉名持赠。

领略温黁,吟遍云晨烟暝。

剪蔻梢、雨绽春含,拈桂蕊、露馨秋凝。

问何如、蝶后蝉前,一簪风味省。

形式:

点绛唇

插遍茱萸,暮云忽拥离愁起。暗缄残泪。

写入新词腻。可是催租,转有登高意。相思字。

蠹鱼回避。此亦贞元士。

形式:

点绛唇.得述庵书,相念甚厚,答书有剩纸,缀以小词

昔日周旋,定巢为拣寒枝可。溷怜花堕。

天壤君知我。今日凄凉,玉笛邀相和。愁无那。

梦中春过。侬且沧江卧。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