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九月登越王台》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描绘了登高远眺时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感慨。
首联“霸业全空尚有台,四围如画望中回。”开篇即点出越王台的历史遗迹,虽昔日霸业已成空,但此台犹在,四周景致如画卷般展开,引人入胜。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当前景象的感慨。
颔联“城边白雁寒初到,湖外黄花晚又开。”转而描写自然风光,白雁南飞,预示着季节的更替;湖畔黄花在傍晚时分再度绽放,展现出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循环不息。这两句通过动植物的动态变化,营造了一种时间流转、生命不息的意境。
颈联“大海潜龙曾夜起,几人争鹿向秋来。”运用典故,将“大海潜龙”比喻为隐匿的英雄或潜在的力量,“争鹿”则暗指争夺权力或地位的行为。这两句既是对历史风云变幻的回顾,也是对当下社会现象的隐喻,暗示了权力斗争的激烈与复杂。
尾联“江山独似无情物,烟散云消不解哀。”诗人将江山比作“无情物”,表达出面对自然与历史的变迁,人类情感显得渺小和无力。最后两句“烟散云消不解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与悲哀的情感,暗示了面对命运与世事无常,人们难以摆脱的哀愁与无奈。
整体而言,《九月登越王台》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深沉的历史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自然与社会、个人情感与宇宙规律之间关系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