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北归途中所见之景与所感之情,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首联“北归初盼最高峰,石磴穿云迤逦通”以“最高峰”开篇,暗示归途遥远,而“石磴穿云”则描绘了道路崎岖,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艰难的氛围。颔联“村落暮烟遮屿白,林皋霜叶映溪红”则转向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傍晚时分,村落升起的炊烟与远处的山屿相映成趣,霜叶在溪水的映照下呈现出鲜艳的红色,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颈联“民勤绝类闽风美,岁歉翻怜海邑穷”由自然景观过渡到对人民生活的关注。通过对比闽地的勤劳与海邑的贫困,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不平等的忧虑。尾联“闻道诸公忧赤子,那令转徙叹飘蓬”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主旨,即希望统治者能关心百姓,避免他们因生活困苦而流离失所,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更蕴含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与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