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真际上人小影》。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禅院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意境与心境。
首句“道在宁知白发生”,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道的追求与理解,不因岁月流逝而有所动摇,体现了对真理的执着与探索。接着,“禅房阒寂好经行”描绘了禅房内一片宁静,适合修行者漫步其中,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喧嚣的超脱。
“月明满地无人会”,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月光洒满大地,却似乎无人能真正领会其间的深意,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复杂微妙情感的隐喻。最后,“消受菩提叶叶声”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通过听闻菩提树叶轻轻摇曳的声音,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