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钱申仲漆堂隐居四首(其三)遂初亭

行有叱驭难,坐有垂堂畏。

莫驱九折险,轻用千金贵。

为贫聊尔尔,兴尽我辄逝。

平生慕朱游,肯污薛宣吏。

清晓拄笏坐,西山有佳气。

一笑食蛤蜊,宁复知许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觌所作的《寄题钱申仲漆堂隐居四首(其三)遂初亭》中的第三首。诗中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情景和心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行有叱驭难,坐有垂堂畏”以“叱驭”和“垂堂”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行路和静坐时的种种困难和担忧,暗示了世俗社会的束缚与压力。接着,“莫驱九折险,轻用千金贵”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避免冒险和轻率行事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风险的审慎态度。

“为贫聊尔尔,兴尽我辄逝”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贫困时的淡然态度以及在兴致满足后选择离开的洒脱。这反映了他对物质生活的超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平生慕朱游,肯污薛宣吏”两句,表明诗人向往与朱熹等贤士交往,不愿意沉溺于官场的俗务,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崇尚和对官场污浊的反感。

最后,“清晓拄笏坐,西山有佳气。一笑食蛤蜊,宁复知许事”描绘了一幅清晨独坐、欣赏西山美景、品尝海鲜的悠闲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同时,“宁复知许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琐事的疏离感,进一步强调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世俗束缚的超越,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724)

孙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 号:鸿庆居士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1081~1169

相关古诗词

寄题钱申仲漆堂隐居四首(其四)通慧亭

硗硗锡为骨,瘦脊盘九龙。

中涵千斛乳,连络万窍通。

漆堂枕其股,飘饮乃不供。

诗翁亏天巧,妙契卓锡工。

青林破苍玉,碧井卧白虹。

他年一杯酒,配食桑苧翁。

形式: 古风

寄题胡茂老枢密横山堂

古县水山国,万室蟠其中。

环成千嶂合,并合不泉通。

我公擅一壑,曾云生荡胸。

放神八极外,坐驾两腋风。

峨峨十二环,半出帘幕重。

修眉画新就,一抹翠扫空。

欣对惬平生,似为悦已容。

百金置酒地,窗户浮青红。

高陵拄笏见,采菊篱下逢。

坡陀径千丈,横绝垂天雄。

日丽莺谷晚,沙喧燕泥融。

悠然命巾车,往往载客从。

大句琢天巧,朱弦奏三终。

溪山久寂寥,高辞擅无穷。

天王驾群英,长辔系九戎。

安知横山下,一榻似老龙。

功名方鼎来,龟祥兆飞熊。

勒石诵中兴,浯台两穹崇。

西州归谢傅,东海表太公。

千年丁令威,骑鹤还故宫。

形式: 古风

次韵向伯恭侍郎致政归临江

六龙暴鬣海生尘,霖雨方资命世材。

此去谢公须强起,谁令陶令赋归来。

追怀玉笋三年别,指点芗林一笑开。

大舸横江日千里,凭谁倒曳九牛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湖州道中四首(其一)望道场山塔

碧玉旋螺插暮烟,遥看桂子落僧前。

试寻白水田头路,一苇横江浪接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