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睡起》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俞明震所作,描绘了主人公在静谧的环境中沉睡醒来后的种种感受与思考。
首联“稳卧绳床身世平,蘧蘧睡味比茶清。”以“稳卧绳床”开篇,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安逸自在的睡眠状态,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之中,身心得到了彻底的放松和平静。接着以“蘧蘧睡味比茶清”将睡眠的滋味与品茗相比,暗示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状态的享受和珍惜,如同品味一杯清茶,余韵悠长。
颔联“梦长梦短了无迹,窗暗窗明过一生。”进一步深化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梦中的经历或长或短,但醒来后却如烟云般消失无踪,只有窗外的光线变化见证了时间的流逝,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一联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替,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而易逝的感慨。
颈联“读史难通今日事,闻歌不似少年声。”则转向对历史与个人经历的反思。诗人感叹于历史书籍中记载的往事难以理解当下的现实,这反映了时代变迁和个人认知的局限性。同时,听到熟悉的歌曲时,声音已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充满活力与激情,这不仅是对时光流逝的哀叹,也是对青春不再的感慨。
尾联“晴光偶动春游兴,江路微茫雨又成。”以自然景象的变化作为结语,晴朗的阳光偶然间激发了诗人出游的兴致,然而好景不长,雨又悄然来临,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挫折总是相伴相随。这一联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起伏不定的隐喻,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应准备好面对未来的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睡眠、梦境、历史、音乐以及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记忆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与未来、宁静与动荡之间微妙平衡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