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慢

眷浓恩重,长离永别,凭谁为返香魂。

忆湘裙霞袖,杏脸樱唇。

眉扫春山淡淡,眼裁秋水盈盈。

便如何忘得,温柔情态,恬静天真。

凭栏念及,夕阳西下,暮烟四起江村。

渐入夜、疏星映柳,新月笼云。

酝造一生清瘦,能消几个黄昏。

断肠时候,帘垂深院,人掩重门。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

翻译

情感深厚,恩情深重,长久分离,永别的时刻,又有谁能将她召回?
回忆她的湘裙和红霞般的衣袖,杏仁般娇嫩的脸庞和樱唇。
她眉头轻描如春山,眼神如秋水般明亮。
怎能忘记她的温婉举止,恬静纯真呢?
倚着栏杆,望着夕阳西下,暮霭在江边的村庄升起。
夜晚渐深,稀疏的星星映照在柳树上,新月藏于云层之中。
这一生的清瘦,又能消磨多少个黄昏时光。
在最伤心的时候,深院的帘子低垂,厚重的门扉紧闭。

注释

眷浓:深情厚意。
恩重:恩情深重。
返香魂:召回逝去的灵魂。
湘裙:湘绣的裙子。
霞袖:带有鲜艳色彩的衣袖。
杏脸:像杏子般娇嫩的脸庞。
樱唇:樱桃小嘴。
眉扫春山:描绘出如春山般的眉毛。
眼裁秋水:眼神如秋水般清澈。
断肠:极度悲伤。
帘垂:帘子低垂。
重门:厚重的大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礼之一篇名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情思念和无法忘怀的温柔情态。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山色淡淡、秋水盈盈的景致,以及夕阳西下、暮烟四起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凄美哀愁的情感氛围。

诗中的“眷浓恩重,长离永别”直接表达了深厚而又无法挽回的相思之情;“凭谁为返香魂”则是对远方亲人无尽的怀念与渴望。接着,“忆湘裙霞袖,杏脸樱唇”通过细腻的形容词描绘了所思念之人的柔美与温婉,让读者仿佛能触摸到那份温暖。

“眉扫春山淡淡,眼裁秋水盈盈”则是对景物的细致描写,通过这种描写,诗人传达了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思念。随后,“便如何忘得,温柔情态,恬静天真”表明这份情感在诗人心中根深蒂固,无论时间如何流逝都难以磨灭。

“凭栏念及,夕阳西下,暮烟四起江村。”这一句通过凭栏远望的动作和景物的描绘,再次强化了诗人的思念之情。接着,“渐入夜、疏星映柳,新月笼云”则是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写,使人仿佛置身于这样的静谧夜色中。

最后,“酝造一生清瘦,能消几个黄昏”和“断肠时候,帘垂深院,人掩重门”通过诗人的自我抒情,以及对家园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在寂寞夜晚中,面对无尽的相思之痛,不禁感慨万千。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收录诗词(21)

吴礼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柳梢青.席上

板约红牙。歌翻白雪,杯泛流霞。

苏小情多,潘郎年少,欢计生涯。轩窗临水人家。

更门掩、青春杏花。百万呼卢,十千沽酒,不负韶华。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桃源忆故人.春暮

画桥流水飞花舞。柳外斜风细雨。红瘦绿肥春暮。

肠断桃源路。欢随仙子乘鸾去。镂月裁云何处。

唯有病和愁绪。肯伴刘郎住。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浣溪沙.橄榄

南国风流是故乡。红盐落子不因霜。

于中小底最珍藏。

荐酒荐茶些子涩,透心透顶十分香。

可人回味越思量。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渔家傲.闺思

红日三竿莺百啭。梦回鸳枕离魂乱。

料得玉人肠已断。眉峰敛。晓妆镜里春愁满。

绿琐窗深难见面。云笺谩写教谁传。

闻道笙歌归小院。梁尘颤。多因唱我新词劝。

形式: 词牌: 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