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烈妇诗

介马驮驮百里程,青枫一夜血诗成。

祇应刘阮桃花水,不似巴陵汉水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王烈妇诗》由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王烈妇的深切缅怀与敬仰。

首句“介马驮驮百里程”,以“介马”(战马)的形象,描绘了王烈妇在艰难险阻中跋涉百里的壮烈情景,马背上的负载不仅指实际的行囊,更象征着她肩负的沉重责任与使命。这一句通过马匹的负载和长途跋涉,营造出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次句“青枫一夜血诗成”,将“青枫”与“血”相结合,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暗示王烈妇在一夜之间,以生命为笔墨,书写下了激昂悲壮的诗篇。这里的“血”既可理解为她内心的热血沸腾,也可解读为她为国为民牺牲的鲜血,形象地表达了她对国家、对人民深沉的爱与忠诚。

后两句“祇应刘阮桃花水,不似巴陵汉水清”,运用对比手法,将王烈妇的事迹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刘阮桃花源进行类比,同时将她的事迹与巴陵(今湖南岳阳)的汉水进行对比。这里,“刘阮桃花水”象征着世外桃源般的理想境界,而“巴陵汉水清”则代表了现实世界的清澈与纯净。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王烈妇高尚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她所处时代环境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王烈妇事迹的深情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与时代的深刻思考。杨维桢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历史人物的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对王烈妇崇高精神的永恒纪念。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改作

天随地老妾随兵,天地无情妾有情。

指血齧开云峤赤,苔痕化作雪江清。

愿从湘瑟声中死,不逐胡笳拍里生。

三月子规啼断血,秋风无泪写哀铭。

形式: 七言律诗

题刘阮山

两婿原非薄倖郎,仙姬已识姓名香。

问渠何事归来早,白首糟糠不下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大暑宴朱氏玉井香赋诗

朱公神仙人,冰雪照肺腑。

祖帑阅羽化,祖书在册府。

门掩一亩宫,虹梁跨风渚。

乔木八九株,梧桐杂槐榉。

中有玉井香,银云洒零雨。

俗士不必来,佳朋来不拒。

煮茶不无童,谋酒自有妇。

核破玉刃霜,筒卷金茎露。

方响歌洞仙,自题舞魔女。

梧溪斥琴操,海岳订画谱。

棹歌发复留,冰花凉欲语。

焉知人间世,大火虐如虎。

形式: 古风

赠僧一初

一初阇黎诸法解,吹得道人双剑箫。

大道不知宗北秀,看山直欲尽南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