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动荡不安的社会景象,诗人韩日缵以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联“秋高太白气凄清,闻道黎毗未解兵。”开篇即渲染出一幅秋高气爽却战事不断的画面,太白山的清冷之气与未停歇的战争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不安。
颔联“野草萧条苍屹岭,羽书合沓粤王城。”进一步描绘战场的荒凉与紧张气氛。野草在萧瑟中摇曳,苍茫的山岭显得更加孤寂,而传递军情的羽书在粤王城上空密集飞过,预示着战争的紧迫与激烈。
颈联“比闾久困征输急,横海犹闻鼓角鸣。”揭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连绵不绝的征税使百姓苦不堪言,即使是在海边,也能听到战鼓与号角的回响,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处不在。
尾联“安得务农息战斗,欢从里社乐春耕。”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他希望国家能够停止战争,让农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恢复社会的和谐与繁荣,从乡村的欢乐中感受春天的生机。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描绘战争与和平的鲜明对比,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