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叶落知枫树,千林冬不黄。
松晴初出雪,梅早已浮香。
事共年华去,愁随春水长。
兼旬未窥镜,白发恐如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行于水路,沿途所见之景引发的深沉思绪。首联“叶落知枫树,千林冬不黄”以枫树落叶为引子,点明季节转换,但千林之中仍有不凋之色,展现出一种虽是秋冬却仍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松晴初出雪,梅早已浮香”两句,通过晴日雪后松树的清新与早春梅花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力。
“事共年华去,愁随春水长”则转而抒发个人情感,将个人经历与时间流逝相联系,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最后,“兼旬未窥镜,白发恐如霜”以长时间未照镜子,担心自己已生白发,形象地表达了岁月催人老的无奈和忧伤。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夜久林风息,溪声静欲无。
流萤知客冷,宿鸟似人孤。
拂石难为卧,鸣琴亦自娱。
高楼怜有女,此夕听啼乌。
平田千石笋,一笋一人家。
荫壁全生竹,流溪半是花。
山山通乳窦,树树有渔槎。
匹马行将晚,前村隔暮霞。
城里奇峰满,人烟在石林。
家家为虎落,户户有猿吟。
水脱诸滩浅,江通一井深。
客舟纷向驿,月出奏箫音。
细蹀花骢出,麾幢拂晓云。
葛巾汉名士,毛扇蜀将军。
节制凭儒术,忠诚致大勋。
自矜年四十,于道亦曾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