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杂咏(其二)

津亭时解缆,候吏已先驱。

到处逢迎满,经过礼数殊。

泰应疑传食,狂或笑穷途。

犬马何能报,乾坤愧腐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对社会现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首联“津亭时解缆,候吏已先驱”,描绘了舟行时的场景,津亭是渡口的休息处,诗人时常在此解开船缆,而等候的官吏早已在前方引导,体现了官府对舟行的周到安排和重视。

颔联“到处逢迎满,经过礼数殊”,描述了舟行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人情世故,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以不同的礼数相待,展现了社会交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颈联“泰应疑传食,狂或笑穷途”,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心态的人对于舟行者的不同反应。一方面,有人可能因为舟行者身份的改变而产生疑惑,怀疑其是否真的值得如此礼遇;另一方面,也有人可能会嘲笑舟行者处于困境中的无奈,反映了社会上存在的冷漠与讽刺。

尾联“犬马何能报,乾坤愧腐儒”,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有限,无法回报社会给予的恩惠的感慨,同时也对自己作为“腐儒”(旧时代知识分子的自谦之词)感到惭愧,暗示了对自身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舟行这一日常景象,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侧面,包括官民关系、社会礼仪、阶层差异以及知识分子的自我反思,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509)

王弘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桓山(其一)

停桡依泗水,振策上桓山。

今古登临外,兴亡感慨间。

千秋销脏骨,一幻属僧关。

独有高贤迹,磨崖此共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桓山(其二)

司马人何在,眠牛迹已徂。

南山犹有隙,石室抑何愚。

深洞疑藏鹿,荒碑自止乌。

凄凉千古意,吟眺数踌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焦山

鹫岭浮鳌极,鲲池誇鹊桥。

参差京口树,吞吐海门潮。

南北分天堑,江山混斗杓。

登临招隐士,酾酒向烟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燕矶观音阁

绀宇悬崖出,云林傍水开。

鼋鼍持法供,龙象护经台。

梵语潮音接,禅灯岸火回。

迷津堪一望,彼岸几人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