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园即事寄韦侍郎

结庐东城下,直望江南山。

青霭远相接,白云来复还。

拂筵红藓上,开幔绿条间。

物应春偏好,情忘趣转闲。

宪臣饶美度,联事惜徂颜。

有酒空盈酌,高车不可攀。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翻译

我在东城边建起小屋,直接可以眺望江南的山峦。
远处的青色云雾与山峰相连,白色的云朵时而飘来又飘去。
红色的苔藓拂过宴席,绿色的藤蔓在帷幔间穿梭。
春天万物生长,我更偏爱这景色,心情也变得悠闲自在。
身居高位的官员风度翩翩,一同聚会时感叹时光匆匆。
虽然有酒,却只能独自斟酌,高官的车驾难以接近。

注释

东城下:东边的城下。
江南山:江南的山脉。
青霭:青色的雾气。
白云来复还:白云时而飘来又飘走。
红藓:红色的苔藓。
绿条:绿色的藤蔓。
春偏好:春天特别喜爱。
趣转闲:兴趣转向闲适。
宪臣:有权势的官员。
徂颜:逝去的青春容貌。
空盈酌:空自斟满酒杯。
高车不可攀:无法接近高官的车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情趣。"结庐东城下,直望江南山"表明了诗人居住的地方,面向着江南的山峰,心旷神怡。"青霭远相接,白云来复还"则是对景色的描写,蓝天和白云交织在一起,给人以动静结合的美感。

"拂筵红藓上,开幔绿条间"一句,展示了诗人生活中的细节,坐在被红色苔藓覆盖的竹席之上,推开绿色的窗户,享受着自然界的馈赠。"物应春偏好,情忘趣转闲"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偏爱,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心境的自在悠然。

"宪臣饶美度,联事惜徂颜"这句中的“宪臣”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知己,用以赞美对方的品德和风度。"有酒空盈酌,高车不可攀"则是诗人在享受着清静生活中的一种放纵,虽然有美酒,却难以达到那高远而又不易触及的事物。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收录诗词(103)

苏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 字:廷硕
  • 籍贯: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
  • 生卒年:670年-727年

相关古诗词

夜闻故梓州韦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

恻矣南邻问,冥然东岱幽。

里闬宁相杵,朝叹忽迁舟。

君心惟伯仲,吾人复款游。

对连时亦早,交喜岁才周。

序发扶阳赠,文因司寇酬。

讵期危露尽,相续逝川流。

卧疾无三吊,居闲有百忧。

振风吟鼓夕,明月照帷秋。

藓驳题诗馆,杨疏奏伎楼。

共将歌笑叹,转为弟兄留。

感物存如梦,观生去若浮。

余非忘情者,雪涕报林丘。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奉和马常侍寺中之作

怨暑时云谢,愆阳泽暂偏。

鼎陈从祀日,钥动问刑年。

绛服龙雩寝,玄冠马使旋。

作霖期傅说,为旱听周宣。

河岳阴符启,星辰暗檄传。

浮凉吹景气,飞动洒空烟。

飒飒将秋近,沈沈与暝连。

分湍泾水石,合颖雍州田。

德施超三五,文雄赋十千。

及斯何以乐,明主敬人天。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奉和圣制至长春宫登楼望稼穑之作

帝迹奚其远,皇符之所崇。

敬时尧务作,尽力禹称功。

赫赫惟元后,经营自左冯。

变芜粳稻实,流恶水泉通。

国阜犹前豹,人疲讵昔熊。

黄图巡沃野,清吹入离宫。

是阅京坻富,仍观都邑雄。

凭轩一何绮,积溜写晴空。

礼节家安外,和平俗在中。

见龙垂渭北,辞雁指河东。

睿思方居镐,宸游若饮丰。

宁誇子云从,秪为猎扶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

尚书列侯第,外戚近臣家。

飞栋临青绮,回舆转翠华。

日交当户树,泉漾满池花。

圆顶图嵩石,方流拥魏沙。

豫游今听履,侍从昔鸣笳。

自有天文降,无劳访海槎。

形式: 排律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