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探源

君家在宝潭,潭中有真源。

若欲求至宝,更窥九层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的《题探源》。诗中以"君家在宝潭"起笔,形象地描绘出一个珍贵的源头所在,暗示了探求真理或至高智慧的隐喻。"潭中有真源"进一步强调了这个源头的重要性,它是内在的智慧之源,深藏不露,需要深入探寻。最后两句"若欲求至宝,更窥九层渊",表达了寻求真理的决心和对知识深度的追求,意味着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揭示那隐藏在重重深处的无上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语言简洁,富有哲理,体现了湛若水作为理学家对于学问探求的执着与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送李上舍归宜兴

翩翩毗陵子,浴德璧水涯。

十年不入官,藏器以待时。

四海仰明圣,天运转璿玑。

遐不共帝臣,之子亦来归。

观光五云里,际会千载期。

阳德会光大,阴霭尚朝曦。

时事异厝薪,凤凰亚鸡栖。

献璞或见刖,按剑专相疑。

苍苍阳羡峰,微微江月晖。

送子归山中,山中多蕨薇。

形式: 古风

题拟松亭

岳顶亦松耳,托根故不同。

遂为人所慕,拟置幽亭中。

得之亭益幽,浩浩生高风。

若有抚松人,等视无卑崇。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大理杨司厅调南礼部赠之

番山一时秀,君才似杨修。

况当机云年,文价迈等流。

双双矫云翼,意气隘九州。

中年一垂翅,抢彼枳棘休。

列第太常右,交辉花萼楼。

鹦鹉诉北寒,越鸟思南游。

法星化奎文,一夜光芒浮。

我有停云念,岂无看云愁。

南宫省署静,文苑开清修。

六朝佳丽景,楚尾与吴头。

我祖膺戎狄,山河为增优。

夫何根本地,犹有兵食忧。

大风拔陵木,江涨浮尸游。

今年灾疫仍,千室无人收。

频下修省诏,悔祸天启谋。

此当属春官,送子发长讴。

若有南征赋,可以献纳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赠常德车别驾之湖南

佩玉身若槁,志在朱陵天。

襟怀全楚阔,胸荡洞庭烟。

使君乘别驾,冠盖何翩翩。

去问常德俗,令我心飘然。

圣师问得人,澹台部下贤。

身心是公事,何烦入室焉。

若访蒋生径,宁无切琢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