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揭钵图

厉诗但衍宝积经,前此作者推阮亭。

此卷无诗但存画,淡描水墨非丹青。

纷拿变幻斗俶诡,精怪出没鞭雷霆。

飙驰电掣兽奔驶,刀剑断折纷雨零。

钵底忽现小儿相,手足卷曲如拘囹。

半空天乐下鸾驭,慈光普照留云軿。

我于此图悟禅指,画师寓意加丁宁。

佛言贪嗔与痴爱,根尘净绝无畦町。

尔缘性嗜啖人子,饕餮餍饫污膻腥。

是曰贪心杀机伏,轮回毂转不暂停。

尔缘幼子失所往,七日遍索穷幽冥。

是曰痴心堕恶趣,如茧自缚迷难醒。

尔作狡狯聚丑类,搴旗挥刃铦发硎。

是曰嗔心即苦海,无明焰炽通天庭。

尔因弱雏乞援救,涕洟哀吁怜伶仃。

是曰爱心著魔障,爱未能割况汝形。

四者轇轕互薰染,流派那辨渭与泾。

遂兴幺么蠢蠕动,蕃孳鷇勃生螟蛉。

钵耶非钵乃佛力,琉璃七宝圆光荧。

相与非相难执著,鸠盘嫫母尹与邢。

神奸魑魅起妄念,爱魔未许逃天刑。

慈悲智慧释尘缚,空空倒挈军持瓶。

离奇惝恍震心魄,花妖木客招群灵。

人非人兮想非想,青磷佛火辉流萤。

李森朱璧不可作,谁与画手存模型。

不徒罗家绘图拟,好续梵偈传镫铭。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翁树培的《题揭钵图》以佛教题材为灵感,通过描绘画面中的形象,寓言般地阐述了佛法中的四大贪嗔痴爱。诗人首先赞美了画卷的艺术风格,称其淡墨描绘,非同丹青的浓艳。接着,他通过细致的笔触,将画面中的各种形象与佛法教义对应,如贪心表现为杀戮,痴心导致恶果,嗔心如苦海,爱心则成魔障。这些元素交织,如同世间众生的轮回,难以分辨。

诗人进一步指出,看似寻常的“揭钵”实则是佛力显现,提醒人们不应执着于表象。他借用佛教典故,如鸠盘婆和嫫母的形象,强调智慧与慈悲的力量,能破除尘世束缚。最后,诗人感叹画面中奇幻景象震撼人心,如同花妖木客召唤众灵,引导读者思考生死、幻灭与真实。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结合佛教哲理,对一幅画作进行了深度解读,既有艺术鉴赏,又富含佛法启示,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6)

翁树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白阳古木寒鸦

两崖老树摇秋声,疏林摵摵飘红英。

槎丫瘦削倍萧瑟,俄看数点寒鸦横。

横处排空复成阵,欲落不落栖还惊。

性果求安便止宿,心缘怀侣犹飞鸣。

商飙习习振林谷,纷纷翔集仍回萦。

一枝岂不故巢恋,归羽未定烦经营。

烟云半抹意惝恍,树杪遮断红霞明。

长空来往极寥廓,徘徊怅望劳浮生。

合离下上得所适,超忽远近随遐征。

树惟见鸦不见叶,夕阳疏影衔山晴。

山人静者独观妙,机心世虑两不撄。

临流拄杖意何属,坐视物化无枯荣。

写生取神不求似,气味包蓄逾孤清。

微烘淡墨渐无迹,门径异否衡山评。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南唐官砚歌

百六十字辉星躔,永叔所得原叔传。

我从皇祐溯保大,后先俯仰已百年。

宋兴百年盛文治,龙图学士登集贤。

搜碑手题《集古录》,传信新订薛史编。

夷陵舟中伴行笈,玉堂儤直供丹铅。

回思初得二十载,双桂楼下屏风前。

牡丹姚魏谱京洛,鸲鹆眼晕摹方圆。

公时南京作留守,此砚先已来应天,沈湮弃置忽显豁,押尾小印精雕镌。

升平回首忆畴昔,江南野老词凄然。

自言幼时尝及见,金陵旧有负郭田。

先朝元宗重文史,缥缃器具能精妍。

承明石渠富珍秘,廷圭之墨澄心笺。

是时歙州置砚务,饩廪月给唐国钱。

龙尾山头斸苍骨,罗纹坑底淘清泉。

尚方岁取有程课,箕裘世业弥精专。

溪流渐湮山脉断,沧桑变后岁月迁。

摩挲此砚三叹息,无端枨触增流连。

一代繁华说江左,万古灵秀钟山川。

李少微名漫题记,谢景山瓦曾周旋。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四月十九日重登小黑山

远山如带拱神州,两月重来话昨游。

人在上方临下界,时当初夏似深秋。

葱茏树色千寻合,罨霭岚光四面浮。

山圃桃花开正好,可容借榻暂淹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法时帆诗龛向往图(其一)

异代诗人萃一堂,风流千载说柴桑。

打钟扫地三生梦,可少同龛爇瓣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