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吴江长桥宿垂虹亭

闪闪练月宵,棱棱素秋节。

舍棹上孤亭,临江候归客。

佳人殊未来,幽意为谁适。

徘徊当夜半,彷佛去天尺。

仰接银河横,俯照星纬逼。

直疑穹壤连,岂有人世隔。

飘飘形若蜕,眇眇思何极。

居然怯风露,聊复就衾席。

亦既不成寐,将何慰兹夕。

赖有同心人,连床话畴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吴江长桥旁垂虹亭的所见所感。首句“闪闪练月宵,棱棱素秋节”以月光和秋色开篇,营造出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舍棹上孤亭,临江候归客”,写出了诗人独自登亭,期待着远方归来之人的场景,充满了等待与期盼之情。

“佳人殊未来,幽意为谁适”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佳人未至的遗憾。接下来,“徘徊当夜半,彷佛去天尺”描绘了诗人夜半时分在亭中徘徊的情景,仿佛与天空相接,更显其孤独之感。

“仰接银河横,俯照星纬逼”则通过仰望银河、俯视星辰,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的遐想与思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广阔与深邃。紧接着,“直疑穹壤连,岂有人世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融合之感,似乎天地间并无隔阂,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飘飘形若蜕,眇眇思何极”两句,诗人以“蜕”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变化与成长,思绪无限延伸,难以穷尽。最后,“居然怯风露,聊复就衾席”写出了诗人面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自我保护,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的安逸与休息。

“居然不成寐,将何慰兹夕”表达了诗人虽有诸多思绪,却难以入眠,寻求慰藉的心情。“赖有同心人,连床话畴昔”则是诗人渴望与知心之人交流,共同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以此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与孤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的境界,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入湖源

榜舟渡长浦,搔首望遥山。

西界出吴道,东临入越关。

到家谅匪远,跋马势不前。

怀禄吾岂敢,行路古所难。

独有山上云,既出复知还。

形式: 古风

赠妇

单居易为久,仳别难处心。

而况我佳俪,有若比翼禽。

暮栖必并枝,朝啄常共林。

中道一分散,旷世绝形音。

跂彼双雎鸠,翻飞河之浔。

徘徊逐俦侣,每与同浮沈。

今我反不如,迢迢江与岑。

可能施两翮,乘风起相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伤李氏妾(其一)

皎皎彼姝子,粲粲美容华。

鲜肌映朝日,惠质斗晴葩。

借问何从来,生自公侯家。

一为箕帚役,敛已绝矜誇。

居处辞曩贵,食饮避前奢。

柰何九秋霜,竟殒三春花。

时时想尔形,抚膺叹以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伤李氏妾(其二)

凉风撼房闼,朗月照帘栊。

佳人已冥冥,髣髴睹尔容。

入室抚遗迹,茵在惜床空。

海阔无回波,叶落岂留蓬。

茫茫百年内,私怀谁克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