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其十九)

散体工夫骈体才,汉唐而后两途开。

荆公新法延文字,急泪虽多总不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论文(其十九)》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通过对比散体与骈体两种文风,以及对王安石新法的影响进行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于文学变革的独特见解。

首句“散体工夫骈体才”,点明了作者关注的焦点在于散体与骈体这两种不同的文风。散体,即自由流畅的文体,注重自然表达;骈体,则讲究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追求形式上的整齐与华丽。这一对比揭示了古代文学发展中两种不同风格的并存与演变。

次句“汉唐而后两途开”,指出从汉唐时期开始,散体与骈体这两种文体风格逐渐形成并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分支。这里强调了文体风格在历史长河中的分野与成熟。

接着,“荆公新法延文字”提到了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王安石推行的新法不仅在政治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化领域也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这里的“延文字”可能暗指王安石及其时代文人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文风的影响,尤其是对散文的推广与革新。

最后,“急泪虽多总不哀”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情感表达的看法。在古代文学中,情感的抒发往往伴随着泪水,但这种“急泪”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哀伤或悲痛。作者或许是在强调,文学的情感表达应当超越表面的哀愁,深入到更深层次的精神体验与思考之中。

综上所述,《论文(其十九)》通过对比散体与骈体的文风,以及对王安石新法的提及,探讨了文学风格的演变与影响,同时提出了对于文学情感表达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426)

黄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论诗(其十)

才人慧业美人风,玉树金荃尚欠工。

雪满溪山寒澈骨,回头忽见万花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归途口占(其四)

仙佛盈庭鬼一车,笔端有气任吹嘘。

新诗携去骄妻妾,亦是齐人乞食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微言十一首(其十一)

诗成本事都称谢,名注寥清总是仙。

我亦楞严经上种,不能成佛懒生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卧月有作

飞蚊满帐起杀声,汗如铁汁溶桃笙。

起携一卷就灯侧,兰膏也带骄阳色。

吹灯席地四壁黑,黑甜伥伥行不得。

素娥一笑汝太劳,特放灵光排闼入。

青天划破琉璃胞,蝇头历历分毫毛。

岂独银海清见底,百虫躅踯炎精逃。

微飔来去露华滴,一庭榛莽皆澄洁。

铁围倾刻变琼廔,拔宅飞升无此捷。

吾识明月三十年,月如识吾应相怜。

只惜朱颜今非昔,不如皓魄长新鲜。

秋月生悲春月喜,虚空未免牵人意。

最好调冰雪藕时,能消野马妖乌气。

映月读书月笑人,抛书看月心入神。

能识山河微妙相,便是冰雪聪明文。

浩劫以来几黄昏,三五一过空销魂。

今夜灵丹已九转,还为人世留一分。

一轮当胸万念绝,莲漏声中添鼻息。

忽听天鸡唱晓来,不知寒兔何时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