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学录求仕

官冷岂知僧又冷,殷勤话别上西台。

金花便是红绡扇,取得功名动地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高官的冷漠怎会理解僧人的孤寂,他热情地在西台上告别。
金色的花朵比喻红绡扇,意味着他即将取得惊天动地的功名。

注释

官冷:形容官场的冷漠无情。
僧又冷:僧人生活的孤寂清冷。
殷勤:热情而周到。
话别:告别交谈。
西台:古代官署或讲台。
金花:比喻华丽或珍贵的事物。
红绡扇:精致的丝质扇子。
取得:获得。
功名:指科举功名或显赫的地位。
动地来:形容声势浩大,影响深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云岫所作的《送陈学录求仕》,表达了对友人陈学录出仕的殷切期望和对官场冷暖的独特见解。首句“官冷岂知僧又冷”,以对比的手法,暗示了官场的冷酷与僧人的寂寥,暗含对世俗名利的淡淡讽刺。次句“殷勤话别上西台”,描绘了诗人与陈学录深情告别的情景,流露出对朋友前程的关切。

后两句“金花便是红绡扇,取得功名动地来”,运用比喻手法,将“金花”比作象征功名的红绡扇,寓意陈学录如能凭借才华和努力,必能像挥动红绡扇般赢得显赫的功名,震动世间。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赠别诗,既有对友人的鼓励,也透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收录诗词(126)

释云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夜

夏夜追凉月满庭,谢家池上旧山青。

自惭无物堪酬对,只把禅心伴月明。

形式: 七言绝句

读古剑和尚语送是藏主归常州

金针锋底鸳鸯走,玉线蹊中白鹭飞。

远远洞庭三万顷,春波无限绿漪漪。

形式: 七言绝句

读本师语录

青旗斜出画桥西,杨柳飞花水满堤。

一酌误人千日酒,醉埋荒冢不思归。

形式: 七言绝句

偈颂二十三首(其二十二)

世尊双眼明,看天上星。智门双眼明,看天上星。

智门双眼瞎,世尊双眼明。

世尊双眼瞎,智门双眼明。

互复二千年,彼此心不平。

世尊世尊,今日谁底时节。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