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淮南移东平兼西路安抚使六月五日初入东界得快雨是时齐鲁久旱欣然作小诗示攽奉世等聊志一时意耳

东郊问俗拥征辕,天与为霖破郁烦。

惭愧泰山云触石,误疑刺史雨随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敞在从淮南调任至东平及西路安抚使途中,初入东界时遇到大雨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和感激之情。

首句“东郊问俗拥征辕”,描绘了诗人行经东郊,询问当地风俗,车马繁忙的景象。这既点明了行程,也暗示了诗人对地方文化的关注和好奇。

次句“天与为霖破郁烦”,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大雨的赞美,认为上天赐予了这场甘霖,解除了长久以来的干旱和烦躁。这里的“为霖”不仅指雨水,也暗含了诗人对上天恩泽的感激之情。

接着,“惭愧泰山云触石,误疑刺史雨随轩”,诗人以泰山的云雾触碰山石,比喻自己误以为是作为地方长官(刺史)的雨随车而降,表达了一种谦逊和自责的情感。同时,这里也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融合,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是时齐鲁久旱欣然作小诗示攽奉世等聊志一时意耳”,点明了创作背景和目的。此时,齐鲁地区久旱不雨,诗人欣喜于这场及时雨的到来,于是写下此诗,向亲友展示,以记录这一时刻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其对地方民生的关怀以及谦逊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偃师驿观先帝所植两松及钱丞相壁记

华封耆老望车尘,故以青松祝圣人。

云去帝乡桑变海,旧枝重叠长龙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十二月二日

十月黄河冰未凘,柳条若若草离离。

寒蛩逐马声相续,都似江南秋半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便坐廷中稆生嘉禾两本因成二十八字呈同僚诸君

报政三年愧鲁公,将何归奏未央宫。

便廷嘉谷知天意,因得从容贺岁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即事二首(其一)

长日熏风春欲回,啼莺鸣鴃乱相催。

不嫌柳絮都飞尽,惜许酴醾取次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