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良会御史左迁合浦丞

谁兴濮议紊彝章,国是纷然失故常。

慷慨一言思悟主,艰难万里遂投荒。

君于职业真无负,我忝乡人与有光。

去去还珠亭下路,苏公千载有遗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送陈良会御史左迁合浦丞》由明代文徵明所作,通过对陈良会被贬官至合浦丞这一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勉励之情。

首句“谁兴濮议紊彝章”,以反问开篇,暗指陈良会因参与某议论而遭贬,暗示了政治环境的复杂与不公。接着“国是纷然失故常”进一步强调了当前政治局势的混乱,国家治理失去了原有的秩序。

“慷慨一言思悟主,艰难万里遂投荒。”这两句赞扬了陈良会敢于直言进谏,虽面临重重困难,仍毅然决然地远赴边疆。这里既表达了对陈良会勇气和坚持的敬佩,也隐含了对其遭遇的同情。

“君于职业真无负,我忝乡人与有光。”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陈良会为官清正、尽职尽责的认可,同时也自谦作为同乡,能与这样的人为伍而感到荣幸。

最后,“去去还珠亭下路,苏公千载有遗芳。”诗人以苏轼为例,希望陈良会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像苏轼一样,留下千古美名。这里的“还珠亭”可能是指陈良会即将前往的合浦,苏轼的“遗芳”则寓意着高尚品德与卓越成就的传承。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时局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文徵明作为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送乔冢宰致仕还太原二首(其一)

四十馀年仕阙廷,归来双鬓未全星。

一身用舍关天下,千载风流尚典刑。

启事从来誇水鉴,移文曾不愧山灵。

等閒颂德知何益,自有勋名照汗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送乔冢宰致仕还太原二首(其二)

四朝文物仰前修,一日功成遂乞休。

君子致身惟道在,野人思治愿公留。

狄门桃李叨知己,白下江山忆旧游。

莫谓白岩多乐事,希文常负庙廊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柯奇纯主事归莆阳

新命才看下玉除,归心早寄入闽车。

不须驷马誇题柱,且着斑衣慰倚闾。

因病得閒情好在,移忠为孝乐何如。

春风伫看重来日,黑发光阴正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陈尚书南京工部

老成闻望压群僚,南去台阶八座高。

江左旧都供览胜,国家留务重分曹。

经营列省工惟叙,出入三朝我独劳。

最是阙庭忘未得,凤台高处首频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