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其一)

海角孤城屡戒严,摩挲箧底旧韬钤。

上书已分裘终敝,去国翻成突不黔。

越俗竟无遗蟹稻,吴都犹自榷鱼盐。

蓬莱总是蛟螭窟,云雾迷离莫久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再雇渔船至安庆的行程中所见所感。首句“海角孤城屡戒严”描绘了行程起点的紧张氛围,暗示了作者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接着,“摩挲箧底旧韬钤”一句,通过抚摸旧时兵书的动作,表达了对过往军事经历的回忆与感慨。

“上书已分裘终敝,去国翻成突不黔”两句,运用了典故和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裘衣终日磨损,象征着国家的艰难岁月;离开国家后,却意外地遭遇了新的困境,形象地展现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复杂心情。

“越俗竟无遗蟹稻,吴都犹自榷鱼盐”两句,通过对比南方的越地与吴地的风土人情,反映了作者对地域文化的独特见解。越地可能是指江南地区,这里以螃蟹和稻米为特色;而吴地则以渔业和盐业为主,体现了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文化差异。

最后,“蓬莱总是蛟螭窟,云雾迷离莫久淹”两句,以神话传说中的蓬莱岛比喻作者心中的理想之地,但又指出那里可能是危险与未知的象征。云雾迷离的景象,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隐喻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挑战的准备。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记录了作者的行程,更蕴含了对国家、个人命运、地域文化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视角。

收录诗词(86)

华蘅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其二)

望洋奚必久咨嗟,江海波澜共一涯。

从古岛夷先入贡,至今汉使许乘槎。

辘轳辗水如喷雪,鞲籥嘘风尽变霞。

剧喜楼船宽似屋,稳眠几认水为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其三)

狐鼠凭依已十年,金陵王气渺如烟。

覆师痛戒前车辙,得势喧传下濑船。

拭目谛观新壁垒,潜心规略旧山川。

从今倚啸东门去,不是胡雏亦惘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其四)

大将声威压九州,数年力扼虎狼喉。

天心毕竟存中国,地势从来居上游。

夹岸旌旗俱楚垒,蔽江舟楫抵吴头。

何时扫却搀枪气,不放长星犯女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其五)

当年百战奏奇功,九派江流血尽红。

故垒关心看旧址,居民挥涕说元戎。

蜃嘘海气将成市,豚逐涛声渐起风。

买得扁舟轻似叶,雨丝烟缕试推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