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三首(其三十八)

禅家流,勿忌讳。干木随身,逢场作戏。

有时高卧白云,有时持盂闹市。

有时爱抚没弦琴,有时善宣无量义。

有时似痴似騃,有时为祥为瑞。

不是碧眼胡,亦非傅大士。

住,住,他年自有知音知,何必清风动天地。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道宁的作品,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禅者的日常生活与心境。诗人以"禅家流"自比,强调禅者的洒脱不拘,如同干木随风,随缘自在,无论是隐居山林还是身处尘世,都能随遇而安,表现出禅者的超然与随和。

"有时高卧白云"象征着禅者的清修与超脱;"有时持盂闹市"则揭示了禅者在世俗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没弦琴"暗示了无欲无求的心境,"善宣无量义"则表达了禅者传播佛法的智慧。"似痴似騃"看似愚钝,实则是大智若愚,"为祥为瑞"则寓含了禅者的福德与吉祥。

诗人强调自己并非外来的异族或得道高僧傅大士,而是寻常的禅者,但坚信未来必有知音理解其深意。最后两句"他年自有知音知,何必清风动天地",表达了对禅道传承的信心,认为真正的领悟并不需要外界的赞誉或惊天动地的表现,只需内在的共鸣即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禅者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体现了禅宗的随缘自在和内省修行的特质。

收录诗词(153)

释道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六十三首(其五十四)

古今不异,达者同归。踏著斯关,自他兼济。

山僧不惜眉毛,重为诸人指注。

休,休,大丈夫儿合自由。

急急脩,莫悠悠,看看便是结交头。

莫学陵田栽晚稻,一阵霜风无可收。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三首(其六十三)

见月休观指,还家罢问程。

此是古人语,丹青画不成。

只如一夜风雷,连宵春雨。

三方及四维,上下亦复尔。慈门大启,今古历然。

踏得故关田地稳,始知千圣不曾传。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三首(其六十二)

要行便行,要住即住。

翻身踏破太虚空,推倒妙峰无影树。

古佛位中留不住,夜来和雨宿寒溪。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三首(其六十一)

露地白牛烹却了,清风细切亦虚传。

报慈此夜凭何献,一碗粗汤直万千。

两手持来如得用,不须辛苦走山川。

形式: 偈颂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