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其五)梦雨初醒,讨春尚慵,叔问词来,依韵继作

探春人去知多少,青篷虎山桥下。

闻道西崦,花天雪海,万一玉梅都嫁。堆盘菜把。

约挑荠廧阴,嫩寒休怕。

病榻枯吟,茶烟如水梦回乍。吴宫久无片瓦。

纵西施䋞得,谁与论价。

一角苏台,垂杨影里,可有阑干红亚。东风尚大。

莫吹起春愁,流莺低骂。魂断江南,小楼听雨夜。

形式:

鉴赏

这首《齐天乐·其五》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易顺鼎的作品,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和对春景的感慨,展现出词人的闲适与哀愁交织的情感世界。

"探春人去知多少,青篷虎山桥下",开篇以探春离去的场景起笔,营造出一种空寂的氛围,暗示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无奈与失落。"闻道西崦,花天雪海,万一玉梅都嫁",通过想象西崦的繁花似锦和梅花盛开,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向往,同时也寓言了青春易逝的感慨。

"堆盘菜把。约挑荠廧阴,嫩寒休怕",词人邀请友人共赏春色,享受野餐的乐趣,但又担心春寒料峭,流露出对时光短暂的珍惜。"病榻枯吟,茶烟如水梦回乍",借病榻上的吟咏,描绘出词人在梦境与现实之间的恍惚,以及对生活的淡淡忧郁。

"吴宫久无片瓦。纵西施䋞得,谁与论价",这里运用典故,感叹吴王宫殿的荒废,即使有绝世佳人西施,也无人欣赏,暗喻人才的凋零和社会的变迁。"一角苏台,垂杨影里,可有阑干红亚",词人遥想苏州台的遗迹,垂杨下的阑干是否依旧,寄托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东风尚大。莫吹起春愁,流莺低骂",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力量,但词人却希望它不要唤醒过多的愁绪,流莺的低鸣似乎也在责备他的感伤。最后,"魂断江南,小楼听雨夜",以江南雨夜的画面收尾,词人的心魂仿佛随雨声飘向远方,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人生的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景为引,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历史感慨。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一)初夏感怀,和函楼韵

燕燕莺莺,风风雨雨,江南自古愁深。

看馆娃林苑,吹尽红英。

锦瑟年华虚度,肠断处、贺铸孤吟。

横塘路,碧天如梦,总是春阴。轻轻。

把春送了,千万缕垂杨,难系离情。

指一天飞絮,我我卿卿。

画舫游人似织,谁知道有客伤心。

伤心泪,和他暮潮,暗打空城。

形式:

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二)游顾氏园即事,用前韵

飞絮斜阳,落花微雨,旧家门巷红深。

谢画檐蛛网,多罥残英。

十载欢场恩怨,都分付、浅醉闲吟。

春如梦,梦还如水,送了光阴。烟轻。

羃薇似帐,坐□□□栊,一碧无情。

向绿波低照,怜我怜卿。

话到五□□□,把鹃心又换鸥心。

归来也,吴天晕黄,眉月窥城。

形式:

一剪梅.渎川舟中听雨

画舫烟波听雨幽。鹃梦红收。鸥梦青浮。

江湖白了酒人头。昨夜高楼。今夜扁舟。

泪洒梅天不自由。欢也如愁。春也如秋。

尊前枨触少年游。二十扬州。三十苏州。

形式:

卖花声.元墓晚归,月黄风黑,纪之以词

风力欲生棱。衫化春冰。寺前蛙语沸湖塍。

除却秋坟山鬼外,一个枯僧。老树络幽藤。

万绿鬅鬙。凉萤已坐豆花棚。

画出吴天愁影子,黄月如灯。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