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即事(其二)》由清代诗人六十七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读书与实践关系的独特见解。
首句“信书毕竟不如无”,诗人开篇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单纯依赖书籍知识,不如亲身经历和实践来得更为直接有效。这里的“信书”指的是过分依赖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
次句“目击身经事事殊”,进一步阐述了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差异。诗人强调,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事情,往往与书本知识有所不同,因为实践能够提供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后两句“寄语挥毫吟咏客,再休依样画葫芦”,是对那些习惯于模仿他人、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人的劝告。诗人呼吁这些吟咏者在创作时,不要再仅仅模仿前人的作品,而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避免陷入机械复制的困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