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甫有》。黄景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哀愁见长,此诗亦不例外。
首句“甫有谈经约”,开篇即点出主人公与友人曾有过关于谈论经书的约定,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兴趣。然而,“传闻大不祥”一句转折,透露出友人已离世的消息,使得原本充满期待的相聚化为泡影,情感由期待转为哀痛。
接下来的“黯同秋草折,永入夜台长”两句,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友人的逝去比作秋草的凋零和进入永远的墓地,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切哀悼和无法挽回的遗憾。其中,“黯”字描绘了内心的悲痛,“秋草折”和“夜台长”则分别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和永恒的寂静。
“横瑟知无路,回车合断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哀思之情。瑟是一种古老的乐器,此处借指音乐,暗示了友人已无法再与自己共赏音乐之美,而“无路”一词则表达了失去挚友后的绝望感。同时,“回车”意味着无法回头,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而“断肠”则直接表达了极度的悲伤和痛苦。
最后,“一篇伤友赋,头白为江郎”两句,以“伤友赋”概括了全诗的情感主题,即对亡友的哀悼和怀念。同时,借用“江郎”这一典故,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自己也逐渐老去,但对友人的思念却如同江水一般,永不干涸。这里的“头白”不仅指年龄的增长,也是对岁月无情、生命易逝的感慨。
综上所述,黄景仁的《甫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对亡友的哀悼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