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妙堂

妙处常存道岂高,个中得意自陶陶。

空堂寂寞丰碑在,观里何人复种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翻译

其中的巧妙之处并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是个人从中得到的满足和快乐。
空荡的厅堂里只有那座丰碑默默矗立,庙宇里还有谁会继续种植桃花呢?

注释

妙处:指事物中的精妙或独特之处。
道岂高:道:这里指人生哲理;岂高:并非指地位高贵。
个中:指事情的内部或个人的感受。
陶陶:形容心情愉快,自得其乐。
空堂:空荡的厅堂。
丰碑:比喻具有重大意义的事物或人的形象。
观里:庙宇或道观内。
种桃:象征着延续或新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信孺的作品,名为《众妙堂》。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写作时的心境和情感。

"妙处常存道岂高,个中得意自陶陶。"

这里诗人通过“妙处常存”的表述,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与宁静。"岂高"二字,不仅形容了这种境界的高远,更透露出诗人对此种生活状态的赞美和向往。而"个中得意自陶陶"则显现出诗人内心的满足与愉悦,他在这份宁静中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

"空堂寂寞丰碑在,观里何人复种桃。"

这一句中,“空堂寂寞”描绘出一个清幽、安静的场景,可能是寺庙或书房之类的地方。而“丰碑在”则暗示着这个地方不仅有宁静的氛围,还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观里何人复种桃"一句,则让我们联想到一个可能是诗人的隐居生活,他或许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心灵的寄托,通过种植、观赏等行为来体验生命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以及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向往。这种境界不仅是外在环境的宁静,更是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满足。

收录诗词(120)

方信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刘氏山

一径萦纡夹粉墙,向来台馆化僧房。

周遭老木依然在,曾见刘家伪帝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刘氏双阙

双阙岧峣即是碑,天荒初破此娥眉。

行人来往手加额,解说当年旌表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刘氏郊坛

一德由来可享天,东邻牛祭亦徒然。

荒凉到处游麋鹿,谁识郊坛八面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刘氏铜像

霸业凄凉一炬休,铸金为像亦狂谋。

五湖但说鸱夷子,千古谁知恩赦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