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丁端叔竹梅二诗韵(其一)

空阶琤若下琅玕,全楚何人巧耐寒。

谁伴八龙长傲雪,萧然一榻卧袁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空荡的台阶上,仿佛有琅玕般的玉石落下,全楚之地,又有谁能巧手耐住这严寒呢。
又有谁陪伴着那八个神龙般傲立在风雪中的事物,只有袁安那样清冷地独自躺在榻上。

注释

空阶:形容台阶无人踏足,显得空旷。
琤若:形容声音清脆如玉落,比喻琅玕的落下声。
琅玕:古代美玉,这里比喻洁白的雪花。
全楚:泛指楚地,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域。
巧耐寒:指手艺高超,能抵挡寒冷。
八龙:可能象征着某种事物或神话中的神兽,代表威严和力量。
袁安:东汉时期的人物,以廉洁、清贫著称,此处借指孤独而清高的形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雅致的画面。"空阶琤若下琅玕",以空寂的台阶上仿佛听见琅玕般的玉石相击声,形象地刻画出竹子在风中摇曳的清脆声音,暗示了竹子的坚韧与高洁。"全楚何人巧耐寒",诗人赞美竹子来自楚地,赞美其在严寒中展现出的坚韧和智慧,如同楚地的能工巧匠般耐得住寒冷。

接下来的两句"谁伴八龙长傲雪,萧然一榻卧袁安",将竹子比喻为八条龙,象征其挺拔的姿态和不屈的精神,即使在寒冬也能傲然独立。"袁安"是东汉时期的贤士,此处借以表达竹子的高洁品格,如同袁安那样清贫而自守。整首诗通过竹子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坚韧品格的崇尚和对高尚节操的赞美。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丁端叔竹梅二诗韵(其二)

管领春风别有天,不论水际与山巅。

祝融玉立湖湘冻,独付寒梢笑粲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和孙伟卿杂言十章(其八)

阨穷果何尤,利达竟谁在。

眷言荷锄人,妻子敬相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贿]韵

和孙伟卿杂言十章(其五)

幽居悟前疲,寡欲得身健。

筮之此何祥,厥繇无水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愿]韵

和孙伟卿杂言十章(其四)

堕落生死间,大患为有身。

老子识未破,天地岂不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