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五首(其四)

鹊噪得欢喜,乌鸣得憎嗔。

乌鹊自有口,噪鸣何预人。

乌飞声哑哑,鹊飞声啧啧。

凡鸟从纷纷,未用置肝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乌鹊的鸣叫为切入点,探讨了自然界中声音与情感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现象的主观反应。诗人通过对比乌鸦的叫声(乌鸣)和喜鹊的叫声(鹊噪),揭示了人们对于不同声音持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乌鸣常引起憎恶,而鹊噪则带来欢喜。这种情感差异并非源于声音本身,而是人类内心情感的投射。

接着,诗人进一步反思,指出乌鹊作为鸟类,它们的鸣叫是出于本能,并非为了影响或干扰人类。这引发了对人类过度关注自然现象、尤其是对声音的过度解读的思考。诗人提出疑问:“乌飞声哑哑,鹊飞声啧啧。凡鸟从纷纷,未用置肝鬲。”意即乌鸦的叫声虽低沉,但并不妨碍它飞翔;喜鹊的叫声虽悦耳,但也不应成为我们内心负担。所有鸟类的飞行和鸣叫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不应被人类的情感所左右。

通过这首诗,范浚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尊重和对人类情感管理的思考。他提醒读者,面对自然现象时,应当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解读和赋予过多情感色彩,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收录诗词(163)

范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兴五首(其五)

彭亨著冠猪,踉蹡上车鹤。

皇家一清明,此辈束高阁。

龙夔杂鹓鹭,庶位已参错。

少安真可待,四海得耕凿。

我亦幸丰年,从容一丘壑。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遣兴五首(其一)

商山园绮徒,雪发映松露。

山间谓终老,不踏市朝路。

一朝前星匿,羽翼起调护。

婆娑古衣冠,笑定国储副。

留侯计偶尔,曷遽动贞素。

因知古今士,出处自冥数。

功名苟不免,四老犹一助。

宁庸巧驰驱,失尔邯郸步。

形式: 古风

遣兴五首(其二)

少陵古诗伯,未必真豪人。

胡为冷炙辱,自分潜悲辛。

莫倚善题赋,未悟严武嗔。

徒言磊落士,不肯异其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遣兴五首(其三)

我逢刘颍川,竟夕不向枕。

馀人偶对面,白昼辄欲寝。

生来不耐俗,敢妄作题品。

犹嫌太分明,客至姑与饮。

形式: 古风 押[寝]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