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赞二首(其一)阴长生

阴君惜灵骨,圭璧讵为宝。

日夜名山侧,果得金丹道。

忧伤永不至,光颜如碧草。

若渡西海时,致意三青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大家江淹所作,名为《云山赞二首(其一)》。诗中以“阴君”自喻,表达了对道家修炼成仙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阴君惜灵骨,圭璧讵为宝”,以“阴君”自称,表达了对自身灵骨的珍视,认为世间珍贵之物如圭璧(古代礼器,象征权力和财富)都不及自身的灵骨重要。这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接着,“日夜名山侧,果得金丹道”,描述了诗人日夜在名山之侧修行,最终找到了修道成仙的途径——金丹之道。这里运用了道教修炼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认同和实践。

“忧伤永不至,光颜如碧草”,则描绘了诗人内心宁静、无忧无虑的状态,即使面对外界的纷扰,内心的光芒依旧如同碧草般生机勃勃,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最后,“若渡西海时,致意三青鸟”,表达了诗人如果能像传说中的三青鸟一样飞越西海,将传达自己的心意给远方的朋友或亲人,寄托了对自由飞翔、超越现实束缚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道家哲学的追求与理解,具有浓郁的道家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

收录诗词(134)

江淹(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 字:文通
  • 籍贯: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
  • 生卒年:444—505

相关古诗词

云山赞二首(其二)秦女

青琴既旷世,绿珠亦绝群。

犹不及秦女,十五乘綵云。

璧质人不见,琼光俗讵闻。

愿使洛灵往,为我道奇芬。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访道士

露草烟林断客行,竹扉昼掩对高城。

道人不爱人天供,消受秋空鹤一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山下买酒

隔浦渔家傍酒家,渔罾掩映酒帘斜。

探囊恰好供归客,买得黄鱼并杏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酿酒

曲部尚书谱不留,椒花细雨冽香流。

酿王家法应如是,新拜云溪女醉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