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吴骏卿

学道日已媮,干时心同懒。

同怀能几人,俛仰风雨散。

晚得吴王孙,抱衅戢高翰。

由来清庙质,不赋白石烂。

笑我尘土中,坐受微粟绊。

新诗中音会,天律度弦管。

未能载酒问,但作焚砚叹。

况闻翻贝叶,一悟了真幻。

文章乃儿剧,安用黑白判。

何时商略此,得酒不待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松所作的《次韵和吴骏卿》。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道学的追求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首句“学道日已媮,干时心同懒”描绘了诗人每日在道学上不断探索,却对世俗之事感到厌倦的心态。接着,“同怀能几人,俛仰风雨散”则表达了知音难觅的孤独感,以及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晚得吴王孙,抱衅戢高翰”中的“吴王孙”可能是指吴骏卿,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吴骏卿的敬仰之情。接下来的“由来清庙质,不赋白石烂”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清正品质的崇尚,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应以物质或表面的成就来衡量。

“笑我尘土中,坐受微粟绊”一句,诗人自嘲于尘世的束缚,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而“新诗中音会,天律度弦管”则暗示了通过诗歌创作,能够超越现实的限制,达到心灵的共鸣与升华。

最后,“未能载酒问,但作焚砚叹”表达了诗人未能与友人相聚畅饮的遗憾,只能通过焚烧砚台来表达内心的感叹。而“况闻翻贝叶,一悟了真幻”则体现了对佛教智慧的追求,认为通过阅读佛经,可以洞察世间真相,理解虚幻与真实的本质。

“文章乃儿剧,安用黑白判”则表明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看法,认为文字不过是表达情感与思想的工具,并非评判是非的标准。“何时商略此,得酒不待劝”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人生哲理的愿望,期待在欢聚中获得心灵的慰藉。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道学的深思,也有对友情的渴望,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422)

朱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求道人自尤溪来三山出示同徐侯游龙门洞长篇因次其韵送之时以檄走诸隘

阿游陆沈久,亦复太痴绝。

未成安一枝,况乃办三穴。

唯馀爱山意,如水必东折。

首鼠今几年,顾影愧琼玦。

那知龙门客,尘底抱关闑。

虚檐日偃仰,苍壁对横㙞。

拄藤危蹬响,濯足细泉洁。

束薪取奇观,滴乳当嘉设。

摩挲石蜿蜒,信矣耆旧说。

欻疑卷风雨,凛若践冰雪。

远追神清游,复作武陵别。

能诗有老休,联句媲前哲。

相逢快吟哦,亹亹霏锯屑。

三山今入手,瀛海仅可啜。

崎岖走林谷,王事烦此杰。

拟结汗漫期,更待搀枪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吴骏卿寄示和黄元广诗多及古人为己之学辄复次韵资一大笑兼简元广(其一)

四物觅安心,驾言无停驱。

忽然休歇去,本自一物无。

那于前后际,而有新故吾。

知津恨未达,敢以偷自愚。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吴骏卿寄示和黄元广诗多及古人为己之学辄复次韵资一大笑兼简元广(其二)

君居泥自蔽,邻客旅两足。

诗成各超然,不复念瓶粟。

应怜市门客,俯仰对流俗。

出言不妩媚,人瞋大于屋。

形式: 古风

吴骏卿寄示和黄元广诗多及古人为己之学辄复次韵资一大笑兼简元广(其三)

我生非瓠瓜,于世岂无情。

望道渺未见,谅知负平生。

将求挃挃穫,奈何卤莽耕。

饥壤听造物,吾愿乃秋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