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长平之战的历史场景,以长平驿壁为背景,诗人董文骥借此抒发感慨。首句"上党南来狼孟城",点出战事发生的地点,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险恶。接下来的"连山地险不利兵",强调了地理环境对战争的影响,认为地形不利于赵军。
"鼠斗穴中勇者胜",运用比喻,指出在困厄之中,真正的勇者才能脱颖而出。然而,"父书能读徒空名"则揭示了赵王的愚昧,纵使有读书识字之人,却未能明智决策,导致悲剧。
"赵王何愚赵人哭,国中壮士尽长平",直接表达了对赵王决策失误的痛惜和对士兵无辜牺牲的哀悼。"土花血碧拾金戟,战场处处今人耕",通过描绘战场遗迹被后人耕种的场景,揭示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无情。
最后四句,"已降杀尽为鬼雄,前有锐头后重瞳",形象地描述了敌将的勇猛;"杜邮之土乌江水,剑且赐兮船自舣",暗指项羽乌江自刎的典故,表达对英雄末路的惋惜;"六十万人含笑死",以极端的数字强调战争的惨烈和生命的脆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载体,寓言深刻,情感沉痛,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古代战争历史的反思和对人性、智谋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