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题笔谏诗

志士忧君切,还将笔效忠。

但于心取正,不向字求工。

理自胸襟得,情因翰墨通。

一言毛颖喻,千古史鱼风。

托意挥毫上,成名补衮中。

谁知执艺事,功与诤臣同。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省题笔谏诗》由宋代诗人陈渊所作,通过“笔谏”这一主题,深刻表达了志士对君王的忠诚与责任。诗中以“志士忧君切”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立场和情感,强调了作为忠臣的忧虑与责任感。接下来,“还将笔效忠”,表明诗人不仅在言语上表达忠心,更是在行动上通过文字来辅助君王,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担当精神。

“但于心取正,不向字求工”,这两句揭示了诗人的创作理念,即追求内心的正直与真实,而非仅仅追求文字的华丽与技巧。这不仅是对诗歌艺术的高要求,也是对个人品德的高标准,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与艺术的双重追求。

“理自胸襟得,情因翰墨通”,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通过内心的情感体验和文字的表达,达到了理性和情感的和谐统一。这里的“翰墨”既指书写工具,也象征着诗人的才华与思想,强调了文字与情感的紧密联系。

“一言毛颖喻,千古史鱼风”,通过比喻毛颖(毛笔)和史鱼(古代直言进谏的官员),诗人表达了自己如同毛颖般为君王服务,又如史鱼般敢于直言,即使面对风险也要坚守正义。这种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勇气与决心。

“托意挥毫上,成名补衮中”,说明诗人通过自己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起到了辅助君王的作用,如同补衮(修补帝王的袍服),体现了其在社会角色中的重要性。

最后,“谁知执艺事,功与诤臣同”,诗人感慨于世人往往只看到艺术家的技艺,却忽视了他们背后对于社会的贡献,将自己与直言进谏的诤臣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自己所从事事业价值的自信与自豪。

综上所述,《省题笔谏诗》不仅是一首展现诗人艺术追求与社会责任感的作品,更是对忠诚、正直、勇气和奉献精神的颂扬,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参谋至日喜雪三首(其一)

风鸣竹屋惧将颠,起视同云隘万川。

共喜葭灰初应律,那知柳絮已漫天。

传杯莫怕山颓玉,闭户从教径糁毡。

幕府老成堪倚杖,故应衰病得安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参谋至日喜雪三首(其二)

玉花初著乱山颠,入夜俄惊月满川。

虽有冷光凝白昼,尚馀阴曀锁青天。

属车未返瑶池骏,远使犹餐北海毡。

梦断忽传淮蔡捷,喜临尊酒已忘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参谋至日喜雪三首(其三)

恊气方占大有年,珠玑填道璧沉川。

尘埃已洗三千界,云雾终开尺五天。

羔袖久惭依帅幕,牛衣端不羡蛮毡。

求田好趁丰登候,乞与元龙榻上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参谋参议寻春

二老俱传正始音,春来诗思转精神。

风前未展垂天翼,笔下空闻掷地金。

晓日若将开霁色,宿云先已弄轻阴。

落花流水年年事,只恐桃源不可寻。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