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冯琦所作,表达了对杨太宰的敬仰和对自己未能亲至朝廷任职的感慨。首句"近得尚书信"表明诗人收到了来自尚书的亲切关怀,尚书询问皇帝的安康,显示出朝廷官员之间的深情厚谊。诗人自谦为"香案吏",暗示自己职位不高,未能亲身侍奉在建章宫(古代宫殿名,此处象征朝廷)。
"愧为香案吏,未觐建章宫"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自责,他日夜思念贤明的君主,将国家的安危寄托于像令公这样的重臣。"令公"可能指的是朝廷中的重要人物,负责辅佐国政。
最后两句"皇储何日定,应待采芝翁","皇储"指尚未即位的太子或储君,"采芝翁"则以仙人自比,寓意自己虽不能亲历其事,但期盼着国家早日确定储君人选,稳定江山。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政治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局的关注和期待。